Darkened underpass

查看在此處留下的記錄,去年 7月份第 n 次試圖學 javascript,當時課程進行到中半段就不繼地放棄綴學,大約卡在 DOM 之後 javascript 與伺服器後端( Node.js 的許多物件指令)的串接,仍有許多疑惑( object, function recursion 之類)便不了了之。

一兩個月前在 Udemy 看到 Angela Yu 新開了《100 Days of Code – The Complete Python Pro Bootcamp》立馬報名。幾年前曾經上過同一位講師的《The Complete Web Development Bootcamp 》,覺得很是受用,蠻喜歡她講解的方式,可惜她其它課程 (iOS App 開發)沒 apple 硬體可支援,故聽到她新開發 python 課程讓我充滿期待。

老實說,我覺得自己 python 程度要比 javascript 好多了(?? 其實是差不多初級者的爛),原因是前者代碼的簡潔,開發應用概念與物件導向規則階層後者要清晰許多(尤其後者的函數參數是另一個函數,然後又要用=>簡化,自己看得亂七八糟O#@#%)。

這門課程宣稱在一百天內讓新手變專家,透過由易到難鑽研各式習題與小專案,終極目標是讓學習者至少具備 python 中等程度 。但就算每天扣除休息睡覺其它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代碼,我覺得也很難只花一百天的時間消化完成這門課。自己目前大約上到 Day 20 左右,但這陣子重新接觸 python 習作以來,漸漸了解自己欠缺的不是對於程式代碼資料型態功能、參數作用、物件導向...的熟悉,而是分析、拆解大問題 break-down 成小問題,再加以重組、歸位大問題、不同切入思考優化解法等等的能力。

為了補足這些差距,試著再另外學習 turtlepygame 、pandas 等 python packages 想多接觸小型專案或題型挑戰。不能說這個過程很有趣(因為常常碰壁好幾天還想不出解法),其實”早年”自己蠻討厭什麼透過遊戲設計學程式的作法,理直氣壯地以為學代碼就是要把成果應用在實務的正經用途,作什麼小遊戲程式真是浪費XDXD 。繞了許多彎路迴圈,才發覺現在偶而脫離電腦螢幕,用腦袋放空地想想解不開的問題能否從其它角度思考拆解,較之於苦惱生命存在的哲學困境,單純面對 if/ else/ for /while 的邏輯課題的確是一種踏實的小確幸,而遊戲設計本身即包含了這些數學、邏輯與流程模式。

最後,補充所使用的開發環境。如果代碼很簡單,就直接利用 replit 在瀏覽器 IDE,其免費版有 500mb 儲量對新手已經完全足夠,我還蠻愛 replit 的方便並心動其支援眾多程式語言看起來很厲害。如果需要的套件包 (packages) replit 無法支援安裝或連線執行的速度太慢,就回到本地電腦。雖然不少人推薦安裝 pycharm 為最佳 python 桌面開發軟體,但我用原本學 html/css/ js 時即安裝的 visual studio code,再加上它的 python 延伸外掛 (當然電腦本身要先安裝 python) 。

#python

小時候學鋼琴時,未能練到使用鋼琴踏板的程度。記憶中好像才學到一兩支曲子終於能用上踏板技巧,但沒多久就停掉鋼琴課 Orz。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是小朋友沒長開腿短,老師把運用踏板的教學次序往後延。故對我而言,彈琴用到踏板這件事,似乎代表了樂器熟練到某種程度的認可(並不是....),這層童年陰影也是自己重拾學琴以來一直遲遲不敢使用踏板的原因。

若看過一些網路鋼琴電子琴教學片,示範者使用踏板的頻率次數之多,完全打破了我上述對踏板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認知,有人主張正是使用延音踏板才能掩蓋新手技巧不足。聽了這種說法,我立即買了一台二手電子琴/電鋼琴用延音踏板。

老實說,這種方型的踏板用起來並不習慣(說得好像之前有什麼了不起的習慣),因此買來後很少使用。最近上《How to play piano》,第一堂課老師彈簡單的示範曲就大量使用延音踏板,這讓我又躍躍欲試地動念把踏板重新接上電子琴。這門課大約上到第十二堂,老師才開始正式地介紹如何使用延音踏板,並將之放入課後練習作業。

使用方型踏板搭配 Casio WK 110 練了兩天,雖然相較於 Casio CTK3200 前者更能聽出使用踏板的音色延長變化,但總覺得”腳感”不佳,於是又動念想再買一款仿照鋼琴踏板樣式的延音踏板。

是說去年底買的二手電鋼琴 Korg B1 本身附有原廠延音踏板,但其接頭是方型針腳孔而非電子琴常見的 6.3mm 音源孔,如果想要認真地擁有正統鋼琴的三鍵式踏琴,則大概還需要多花 3~4000元買一款Korg PU-2,想想買Korg B1 不過花了9000元,現在還要再加上三分之一的成本另購踏板,心裏就涼起來.....

最後花了幾百元買了一款雜牌無名踏板。它與另一支方型延音踏板最大的差異( 除了外觀),是其右側有一處 on/off 開關,如果處在 on 狀態,一接上電子琴或電鋼琴則彈奏的聲音即會自動延音,根本不必透過腳掌控制採踏;反之如果關掉 off ,則只有在按壓時踏板時,琴鍵的聲音才會有延長效果。

老師說,下踏板的時間要比手指慢半拍~一拍,大概是落在每一小節的第二拍,然後在次節的第一拍放開後再踩下去如此重覆。但現在手腳還不能適應這種慢半拍的模式,忍不住要同手同腳地搶拍。

#keyboards, #littlethings

本週終於進入到車尼爾 599 另一階段的技巧重點課題,從 No. 58 ~ No.70 據說這裏要學習的是 “Attainment of Freedom” and “Agility”。

乍看第 58 號的樂譜,原以為主要的挑戰是第一次出現要在二拍內彈完十六個音符(這個叫三十二分音符?)的疾行速度控制與手指敏捷,樂曲本身實在無音樂性可言。後來一起練習類似的第 59號(但是重頭戲換成由左手部的音階滑走),才發現頁面底下的星號提示:原作者(或後來的編輯者)表示這兩支曲子可以讓學生分別再進行升半個音(No. 58)或降半個音(No. 59) 的同指法彈奏練習。

故 No. 58 原本是C大調,如果升半個音就變成了D♭ 大調,也就是原本彈的是白鍵,但現在幾乎都換成黑鍵(除了Fa, Si 落在白鍵)。

#Czerny

中年後重新學習鋼琴全靠自己摸索練習,沒找私人教練或音樂班,畢竟只是打發時間而不是什麼正經的事業,不過有些網路課程倒是對自學者有點幫助,之前曾記錄過剛開始重返音樂時(初級鋼琴學習線上課程)。

大約兩個月前偶然在 The Great Courses 發現一套《How to play piano》的課程其口碑與銷路不錯,心想自己曚頭練習似乎遇上倦怠與瓶頸,便下載來試聽看看。

這套課程總共有 36堂,每堂課的時間約莫30分鐘。授課教師 Pamela D. Pike 完全是正統學院科班出身的資深鋼琴教育專家(帶著 PHD 頭銜的鋼琴教育博士),這點就和之前上過的三套網路課程的授業講師拉出明顯差異。心裏原本有些抗拒每堂課長達 30 分鐘,但聽過三四堂課程後才發覺得好的指導老師30 分鐘根本不是問題啊~~~~

以曾聽過的三門網路鋼琴課程為例作比較,雖然我個人還蠻喜歡《An Accelerated Piano Course for Beginners》完全以古典鋼琴為主的內容,但可能是給完全新手的初初級課程且課程時數過短,故完全未提及大小調/和弦等音樂理論,只是讓學生一直練簡單樂譜培養肌肉練習記憶。而其它兩門課 ( Piano for All – Incredible New Way To Learn Piano & Keyboard , Learn piano or keyboard from scratch ) 對和弦的介紹則是粗暴地叫學生硬背音階差公式的黑白鍵組合。所以自己雖然對和弦有一番重新認識的體會,但強背硬記的效果多少仍是差強人意。

但在本套課程中,老師的教法是先用五指模式來習慣 CDEFGAB (白鍵) D♭E♭G♭A♭B♭ (黑鍵) 的五聲音階,手指滑過十二個不同琴鍵為基調的十二種黑白次順組合後,記住這十二組不同的 do, mi, so (1,3,5 指)組合就是該基調的大調 major 和弦。認識了鋼琴同一音域裏十二鍵的大調和弦後,老師再慢慢介紹右手(主旋律)與左手(伴奏和聲和弦)的幾種常見的行曲模式,如下圖先示範C大調的”Primary Chords Progressions

主旋律若是C大調,其伴奏和弦常會搭配(I, IV, V7) ,也就是 CDEFG 五聲的第1 (稱之為”tonic”,也就是五指模式中最左側的琴鍵為基調的和弦, 此處為 C Major), 4(稱為 “subdominant”,五指模式中左側算過來第四根手指所在位置琴鍵為基調的和弦, 此處為 F Major )、 5(稱為 “dominant”,為五指模式中最右側的琴鍵為基調的和弦, 此處為G Major),或是(145/146,這裏的 145 其 4 要對該指為基調的和弦組合進行次順改變但其音鍵合成不變,146 則是原本第5指的第7和弦)。一開始我也是聽得霧撒撒,但慢慢體會這些曲式的”文法結構”後,就可幫助自己去分析左右手如何搭配,理解樂譜與強化記憶效率。

待介紹完十二音階的五指大調後,課程已過了三分之一,老師再引入小調音階與其和弦,此時已熟悉習慣大調的學生就能很快地接受小調音階的變化規律而不致於錯亂。

以上是這門鋼琴網路課的一些瑣碎與學習筆記,自己覺得很受用,再次感受到鋼琴作為樂器之王的無窮魅力,尤是是看著老師使用平台鋼琴作示範,整個御姊穿套裝帶金邊眼鏡彈平台鋼琴的畫面氣質很帶感,讓我好想試彈平台鋼琴哦~~~

#keyboard #piano

話說差不多是一年前,原本放在工作場所使用的筆電 ThinkPad R400 出問題,於是急買一台二手 T400 替換。後來才發現原來罪不在筆電機子本身而是副廠變壓器壞了,被迫換下離場的 R400 回家後一度打算用它作視譜機,但後來 LCD 螢幕壞掉且視譜再怎麼擺放顯示也不如直接用傳統老派作法:紙張列印,因此 R400 就被冷落了一年多。

最近開始重新學習 python,因永遠停留在弱弱初學階段原地踏步,當學習沒能前進時,潛意識就開始逃避地把注意力移轉到其它地方。當時覺得直接使用瀏覽器線上開發環境服務很酷很方便,一度動念想買台二手的 Chromebook 。一番價格性能比較後,回到原點覺得在舊筆電上安裝輕量級 Linux 作業系統最省事方便,便重新拿出 R400 替它裝上 Linux Mint XfCE 版本的硬碟試試,重新試機時才記起原來打入冷宮的 R400 除了顯示器(已有點偏老化的黃光)、CPU 正常外,其鍵盤、無線網卡都已掛掉。

先說明一下目前自己持有的筆電/桌機清單: 1. 桌機 i5-4430 3 GHz 2. 筆電 x200 P8600 2.4GH (鍵盤右下角”–>“鍵壞掉) 3. 筆電 T400 P8600 2.4GH 4. 筆電 T400 P8400 2.26GH 5. 筆電 R400 P8600 2.4GH (藍牙與無線網卡壞掉, 鍵盤壞掉,但電源鍵和小紅點還可正常操作) 6. Raspberry Pi2

扣除桌機不算,四台筆電共享 28G 記憶體(4Gx5, 2Gx4)與 6 顆 SATA 2.5” 老舊硬碟(80G, 120G, 160Gx3, 320G)。這幾台古董級筆電跑輕量級 linux 還算 OK,硬要給它們操 window 10 也勉強堪用,但考慮到 R400 本身只能靠有線網路,無線藍牙都不能使用(無法配對藍牙鍵盤),決定把最爛的 R400 放在工作場所。為了讓 R400 回春,又拆換其它機子的健康鍵盤(就是這種可拆換給組合的特性讓我很愛 Thinkpad 系列 ),再裝滿 8G 記憶體以應付需執行 windows 10的工作環境。重生後 R400 又是一尾活龍。

#Thinkpad

上週末還在盍盍絆絆地練車尼爾 599 第55號後半段,沒能按”規矩”每週一曲推進新曲,心裏不免有些疴瘩,於是另利用本週平常週間日(週一二),抓緊進度練一下新曲 No. 56。

第 56 號練習共有四行,前二行要重覆一遍再彈三四行,然後再回頭把一二行彈一遍才結束,因此看來早點熟悉前半段是不會錯。再者,這支曲子右手主旋律大部份的音符都出現在 C6 ~ C5 高音。在黑白鍵上彈過一遍右手部,就會發現第一行幾乎是按著白黑鍵一鍵不漏地依序上昇(除了紅框部份),所以照說起來,這支曲子應該不難背才是。

兩週前”又重新“學 python,在家中書桌前瞪著代碼習題繞不出解題迷宮時,就轉身玩兩下琴鍵調整心情和腦袋,好像在更困難的問題前( ex 代碼解法),不熟琴譜的攻克也似乎沒那麼困難,反正只要狂練就行。

#Czerny

本週很快地讀完了齋藤茂男《飽食窮民》。比較讓我訝異的本以為它是近期的新書,但實際上原書完成出版於上世紀(1990年代末),當時應是所謂泡沫經濟的晚期,但本書作者已經開始深入挖掘熱頭經濟表象下的社畜眾生相。讀到營業員為了業蹟壓力出掏腰包填補客戶流失的缺額,到後來不得不透過借貸卻讓自己的債務越滾越大。這種商業寫實記實的”報導文學”,在台灣的例子只有想起自己似乎只看過夏傳位寫關於信用卡借貸卡債族故事的《塑膠鴉片》。

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第三部關於厭食(或暴飲暴食)與心理分析的推論,可能是當年把家庭關係仍刻板地定義為男女角色在既有原有的社會期待下的行為模式,然後因某種”非正常”的偏差出現才造成某些現代人的心理疾病(並進一步反射於外顯的病態化行為)。

#reading

四月份還讀了一本據說是八百多頁的《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因為透過平板電腦閱讀此本 pdf 電子書,總懷疑所讀的版本是否缺漏,否則怎可能這麼快兩三個星期就看完它。

當初之所以撿這本書來看,是因為春假書荒時就參考了對岸文青社群平台的〈豆瓣读书 Top 250〉。其實心理不免滴沽:就算自己在政治意志上排斥 CCP/統一,但好像在文化卻無法抗拒地滑向對岸,現在連閱讀偏好取向都受到對岸的影響,畢竟已有段時間我沒法在台灣找到有公信力口碑的好書推薦名單。

回到這本書,自己感想倒是覺得「差強人意」,就當是重溫一遍高中時代的世界史,但是作者 L. S. Stavrianos 的史觀與詮釋角度多少不同於國立編譯館(是的,我那個年代還有這種乾綱獨斷的標準版機關),例如本書對於中世紀”野蠻人”(也就是入侵歐洲滅掉西羅馬帝國的中亞東歐遊牧民族)不少篇輻的介紹,才讓我對於不同部落的遊牧民族有新的認識。

#reading

同樣在《The Internet in Everything》裏頭讀到作者對於 Janet Abbate 1999年出版的 《Inventing the Internet》一書的稱讚,一併把它與《Who control the Internet》放入四月份的閱讀清單。

本書只有二百來頁,目錄六個章節的篇名如下:

原本是先讀此書,沒想到竟是先讀完《Who control the Internet》後才慢慢結束《Inventing the Internet》。一開始讀第一章談”網路封包”發明背景源起與過程時,心裏就一直尖叫 OMG 這故事也太好看了。曾經讀過不少介紹網際網路原理、OSI 七層協議,特別是前陣子莫名想再翻翻 wireshark 使用,囫圇吞棗一堆網路運作名詞仍混混噩噩。但本書中對封包設計的動念、概念的具體模型架構應該是我讀過最清楚生動的說明。

但再繼續往下讀,網路各層變化的技術/許許多多的人名與單位組織看得我眼花頭昏一知半解,也漸感吃力故越讀慢讀。不過本書最大的收獲是打破我過去對網際網路 ( Internet )發展的狹隘理解。例如所謂”網路”或”資料傳輸中心”,並不只有美國國防部所資助開發 ARPANet,大型私人企業也投入資源研究。但重點在於一個一個的 network,使用不同的軟硬體,它們之間如何交流與交換資訊。因此現今無敵通用的 TCP/IP 網路協議,其實也曾經遭遇過競爭對手(來自民間私人大企業或其它國家,例如曾經有一種由電信業者所提倡的通訊技術叫 x-25?)叫陣。所以網際網路的發明與應用推廣,遠比通俗讀物(ex. 這本書)更為複雜多樣。這些困難進一步反應在不同領域協議、產業標準的折衝達成,其背後各方勢力的拉扯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