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ened underpass

原以為接著車尼爾599 N.54 之後,會來點簡單的練習。但 No.55 似乎也沒容易到哪裏去,至少從其長度而言(也不過四行,但是....)

前一兩天先練習右手部習慣主旋律。前半部的音符並不難背,例如第一行倒數二小節連續爬二個八度音階算是輕鬆,但其實這支曲子的節奏並不好掌握,尤其是”附點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組合。當第三天試著雙手練習時,左手部雖然看似簡單的每小節固定四個八分音符,但配合右手部雙手非同步的下手離手,又讓我手忙心亂。特別是之前練 No.54 習慣了把左手和弦的 tonic 按住整個小節,到了這裏就變得放不開來。Orz

第一週下來,勉強能夠看譜彈前半部(雖然節拍與音樂表現還有待加強),第七天開始認真背後半右手部的主旋律,再分開練左手的和弦。雖然右手的音符背後差不多了,左手和弦也不算太困難,但在開始練習這支曲子的第八天後仍然無法左右手同步協調地合奏。

#Czerny

因《Internet in Everything》提及推薦,找來了這本 2006年出版的《Who Control the Internet》作為接替的四月份讀物。說起來這本書的作者之一 Tim Wu 其台裔背景前一陣子加入美國白宮擔任科技政策後稍引起台灣主流媒體之關注。但其實 Tim Wu 成名很早,從他自哈佛法學院畢業後曾擔任過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Stephen Breyer 的助理,就知其超級菁英的背景。

這本書讀著讀著,讓我想起了 2015年曾在 Coursera 聽習過 Internet Giants 互聯網巨頭:媒體平台的法律和經濟 課程,類似科技發展的社會過程中,法律扮演了何種角色,重要的司法判決與國會立法其背後的利益權衡,也就是說從法律者的角度來討論科技變化後社會制度尤其是司法判決、國會立法要如何”追”上,或者說”政府”要如何駕馭”工具”(技術與法律)的課題。換言之,作者的論點為:網際網路從來不是上世紀 80/90年代部份無政府主義賽博叛客以為的無依化外之地,雖然可能當下的法令未能即時迎上技術造成的社會變化,但仍然可利用現有法律延伸之法意原則加以判斷約制,同時間立法進程也會(必須)趕上補充其中缺漏。即便是涉及司法管轄權爭議的棘手跨國案件,其實都早有國際/內國法慣習可引用。

我覺得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大概作者在每一章都舉了不少有趣的案例,例如第三章網路大神 Jon Postel 在 1990年代一度試圖掌控網際網域名管理最高權限 (root authority),以抗議美國政府當時打算”商業化”網路基礎設備(域名管理與 IP 分配控制)的企圖。透過案例介紹,的確把許多抽象技術的討論轉化為現世實際的現象與反應,解釋地更為通透。

#reading

依週末要進行的功課,往下練車尼爾599 第54號。在“輕鬆上手”第53號練習,車尼爾先生馬上使出一招棘手式挫挫學生銳氣。

從曲子的節拍標示,這首三拍子的練習在前三個完整小節裏要抓緊速度在一拍之內完成四個不同的十六分音符組合。自己光是背出這幾段音符就耗掉不少時間,更別提欲加入左手部合奏和弦的手腦失調。曲子第二部份(中段返始符號之後),左手部進一步要求每小節第一個音要按滿三拍,以搭配其它加入的變化音符。因為完全不熟練新曲子,更別說想要分析音符的安排來協助自己理解以更好地默記背譜。總之這支曲子我覺得好困難啊,週末兩天下來只能勉強背住前半部右手的主旋律,看來得花上好幾天才能背完。

學習第三天,試著雙手一起練前半段,雖然之前一直抱怨其難度,但後來慢慢覺得,反倒是雙手一起彈,利用左手和弦的拍子來配合控制右手的速度(當然拍子還抓不準)。不過現階段只能看譜,未能把音符背好。

第四天繼續雙手併彈,且開始後半部練習。其中最束手無策的是倒數第四小節(紅框線標示區域)的變化,彈到這裏就很不順,不明白車尼爾為什麼來這招。通常遇上類似很不順的地方,我的因應對策只有狠狠地死背死盍,把不熟變習慣。

#Czerny

一成不變地繼續往下練車尼爾599 N0.53。初見樂譜上的彈跳音指示,還「心有餘悸」地檢查其它版本是否亦為相同指示,確認這支曲子左手部真的要作出輕快表現後,才”認命”練習彈跳音。

其拍號標記(time signature),No.53 是每小節有二拍降B/降E的降B大調(或曰G小調)練習。過去練習時總以強記音符為優先,等曲子背得差不多了再去調整節拍速度。這幾週從網路課程(How to play piano),正統古典樂教授則對新手學生強調實際觸碰琴鍵之前應該要先對曲子音符的節拍安排有正確認識。當然我是沒那麼“聽話”地遵照從打拍子、哼唱到默彈等漸進程序一一練習,就是直接把右手放在琴鍵按照拍號數算每一節要彈的音符需持續的時間,以 No.53 為例因為它有不少八分音,就把二拍先分成四等份,八分音算一拍的慢速熟悉右手旋律,等音符背得差不多了再加入左手。待雙手都慢慢上手後,再把速度加快。

沒想到一天就把 No.53 練起來了,前一支曲子可是學了四五天才背好全曲,主要原因該是左手部音符很規律,除了第二行末段外每小節都是一拍子的同和弦重覆。

#Czerny

三月份下半讀完了 Laura DeNardis 去年出版的新書《The Internet in Everything》。 Laura DeNardis 為網路治理的知名學者,我”好像”曾經讀過她所寫的 《The Global War for Internet Governance》(個人幾處部落格找不到資料,似乎沒留下讀書筆記),但讓我對她好感度上昇的原因是她名古典吉它的愛好者。總之當年讀她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以簡單易懂的文字對複雜網路世界的脈絡梳理。不過拿到她的新書電子檔卻遲遲未予聞問,直到最近讀過短文〈Can Free Assembly Survive the Internet?〉一直提到此書,才認真把它放入三月份閱讀書單。

“談”網路、對於百分之九十九的終端使用者眼界大概就是應用層的東西,所以即便是”高上大”的網路治理議題偏向集中於”內容”(看得見的東西)討論,而從 Luara 的研究與著作,向讀者揭示了一個更為底層、無法用肉眼查覺的世界,例如所謂網路技術標準的制建過程,特別是其中社會因素(如政治、地理、物質)之互動影響。

而到了這本 《Internet in Everything》,網際網路已更進一步地擴張到大大小小感應器、穿戴智慧裝置、能源控制、自動車醫療設備、機器人、強化實境......等等所謂的「物聯網」(本書中作者以”cyber-physical”指稱)。過去的網際網路以資訊的傳播溝通為主,但 cyber-physical 層次領域的加入,網際網路慢慢轉成了以”控制”為目的。”傳統”電腦有螢幕終端讓使用者可以下指令知道回饋,但越多越多的連網品幾乎都讓人們無意識其亦是廣大網路中的一個小小節點不知不覺地監視控制。當各家廠商相競推出產品但業界尚未達成協調、標準共識,而所謂的網路自由指何、多方利害關係者治理模式等開放網路精神原則,更在物聯網昇起後出現挑戰。

如同大部的末端使用者只活在應用層的挑剔與滿足,大部份寫網路的”作者或記者”也停留在單層次單一議題的討論(例如安全、資料數據、言論自由、隱私等),但 Laura 的強項是把單別議題再帶入更廣層次跨域的討論,例如將之放在網路治理的框架下如何看待,甚至框架本身是否要在修改,這大概是閱讀本書最主要的重點吧。

#reading

司馬遷”應該”(習慣上使用贅字,可直接刪除)是古往今來橫貫東西在我所知道的人物裏頭景仰、崇拜之最,簡單說自己就是迷妹一枚啦 *.*。所以在豆瓣 2020 讀書榜單看到有人去年出版了一本關於司馬遷的新書《司马迁的记忆之野》,立即找來一讀。

大概是國高中時代,不知從哪裏買來的一本《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盜版書,自此司馬遷就成了我人生的偶像,尤其是書中所寫的骨子本質為浪漫性格一生卻努力往理性紀律的儒家典範邁進的掙扎,對於年少的我留下了巨大衝擊。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給我的感覺是一本史學通俗之作,有趣之處在於作者卻帶領讀者回到的過去不光只是聚集於天才司馬遷一人,更是他身後大漢時代各式汲汲營營的人物與巨輪,大概正統史學家不會採取如此”露骨”的推理來論斷事件與人性。

我是不知道自己粉絲心理是否因受到中國傳統封建遺虐之毒凃,在我所接收的資訊與產生的認知裏, 司馬遷就是完全集中國讀書人士大夫(或曰知識份子)風骨才知的悲劇化身—-如果是 happy ending 恐怕就不會留下這麼多蕩氣迴腸的遺韻了,正因為自己只能是活在當下的螻蟻蜉蝣,只好讀著太史公留下的風流人物傳記涕泣而已。

十多年前(約 2006~ 2007)一個人在中國西部背包遊途經過西安市,還特地跑到隔壁當時不算熱門大景點沒什麼遊客的韓城太史公祠去憑吊一番。

#reading

雖然車尼爾599 第51號目前還是彈得二二六六(尤其是右手部八分音與十六分音的節奏區別,至於左手的彈跳音就決定參考無此標號的樂譜不予理會),但總覺得週末空暇得多推前進度,還是硬著頭皮自上週末開始試練第 52號。

初讀 52號樂譜,它是只有二行每小節二拍的 G大調。因為只有二拍,一開始練右手部時心裏默數的 12121212...,但試了兩三次覺得很彆扭還是改成默數四拍 123412341234,情況才稍微好些。等到右手部記得差不多了,再慢慢加入左手部,才發現這支曲子的低音居然到 C1-F,必須改到 76鍵 WK-110 才能覆蓋它要求的音域(61鍵電子琴 C2~C6)。因為很少接觸到 C1 音域,乍讀低音部的音符腦筋有點轉不過來,相較之下若是高音部(C7)直接把 8—————–| 符號標記在 C5 -C6 上頭,手指要放在 C7 哪個對照的音符上就簡單許多。

#Czerny

從第一章到最後一章結束前前後後共拖滿三個月,才把這本暢銷書《Atomic Habits :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聽完。不是反感作者勵志式的正向雞湯寫作,老實說從有聲書聽原作者 James Clear 念書的聲音與語調還蠻親切又專業的,之所以一本簡單的書無法一鼓作氣間隔這麼久主要是沒準備好接受那個殘破沒紀律不能堅持好習慣的自己吧。

然後三個月後,在認真安排了自己每週時間表後,再度把這本書的閱讀(其實是聆聽 audio book, 因為眼壓越來越吃力)放入作習表內,不多不少一天至少聽一章。

小時候非常討厭鄙夷那種為成功人士或是追求成功所印發的說教出版物,但聽了本書後的體會與感慨就是:其實是自己太失敗所以只好裝作不屑成功。這本書真的寫得條理清楚、每條建議每個字句都務實地打到點上。

#reading

四、五年前偶然地註冊了 twngo.xyz , 算是開啟我對於使用 domain name 之眼界。雖說從 2000s 年代中期開始租用虛擬主機自架部落格就登記過三四個 DN,但當時並不知道 DNS 的好用與重要性,以為它不過是一個好辨識的門牌,很久之後才知道所謂的 CNAME, A, SPX, Mx ..... 是什麼玩意具備何種功能。

了解 DNS 妙用之處後,曾經一度很愛”逛” gandi 看看各式雨後春筍、有趣的後綴域名並找找當下有什麼促銷打折的 gTLD,後來陸續買入 twngo.club, twngo.site, twngo.org 的使用權,不過現下已無太大興緻作網頁子網站或玩弄各種網路服務的自定域名功能,因此當註冊商 gandi 來信提醒是該替 twngo.site/ twngo.club 延長租約年費時,自己提不起勁來再為 twngo.site 支付一年1000餘元台幣的費用。

這回續延 twngo.club ( 相對便宜的年費)使用之餘,順便把 Jiajun 註冊於 godaddy 現在轉贈予我使用的 twngo.info 域名一併移轉到 gandi 底下管理。如何在不同的域名註冊商之間進行域名移轉?只要找到轉出(transfer out )的選項,提出要求,原註冊商會給使用權所有人一組授權碼(authorization code),在欲轉入代管的新註冊商辦理移入(transfer in) 時,輸入這組授權碼,兩家註冊商之間就會自行確認與移交的工作。當然更謹慎的註冊商,則會再發一封信給當事入提醒,據說一般域名移轉手續要費時 5~ 7 天,如果當事人很急也可以直接登入原註冊商管理後台,表明自己已同意授權加快轉出作業。

至於域名要怎麼利用?目前先放著讓它發霉吧 Orz

原本在筆電上使用的 epub 電子書閱讀軟體是 clibre,但它的 windows 免安裝版偶而會發生自動關閉的情況,一怒之下就將之刪除改用最陽春的 FBReader。也不是說 FBReader 不好,但挑三撿四的我,沒幾天又開始嫌棄 FBReader 沒提供書籤功能,讀到一半被迫打斷時就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只好再找尋其它的替代軟體。目前使用的是 Freda

Freda 是由一家註冊於英格蘭的軟體公司 Turnipsoft Limited 所開發,但其網站與版本已經非常”老舊”,PC 使用者最好還是透過 Microsoft Store 下載安裝。

Freda 除了有書籤(bookmark)、標亮(highlight) 功能外,也可讓用戶直覺地調整閱讀時的字體、字形大小與顏色。相較之下,原本使用的 FBReader 其使用介面就粗糙許多。當然 FBReader 的缺點不是無法忍受,只是 bookmark 這點真的令我頭大......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