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ened underpass

三年前 (2017年11月~ 2018年1月) 加密貨幣熱翻天時,自己未踏入市場交易,只是幸運地取得別人”隨手”贈送的比特幣(BTC), Stellar(XML),2018年開春加密貨幣市場大跌回歸“正常”後,就沒怎麼關心理睬幣值滙率的變化,今天稍整理一下自己手上加密貨幣資產:

  • 2017年 5月24日收到 0.008 BTC
  • 2017年 6月20日收到 0.01 BTC
  • 2017年 7月29日將上述 .018 BTC 全數換成萊特幣 LiteCoin(LTC) 1.22263085
  • 2017年 10月18日收到 0.005 BTC
  • 2017年 12月2日將 0.5 LiteCoin(LTC) 換成 179.1377329瑞波幣 Ripple (XRP)
  • 2017年 12月2日將 0.1263085 LTC 換成 ByteCoin 這是一次失敗的投資,ByteCoin 後來跌到沒什麼價值,已經被我的交易商 cryptonator 砍頭清倉。
  • 2019年 9月11 日收到 356.2904939 Sellar(XLM)
  • 2019年 11月18日收到 688.4065454 XLM
  • 2019年 12月19日收到 355.3887598 XLM

總結上述,目前加密貨幣資產如下: 0.5 LTC 0.005 BTC 179.1377329 XRP 1,400.1057791 XLM

若以美元計算,全部加密貨幣今天在市場上價值大約是 230美元左右。

2020年9月中旬,距離美國總統大選不到五十天,卻傳出了最高法院”在位”27年的大法官 Ruth Bader Ginsberg 過世的消息,無疑為美國社會壞消息厄運不斷的 2020 年再投下一顆原子彈。

RBG 精采的一生用不著我畫蛇添足地補充,倒是美國最高法院在其民主進程與憲政發展的角色更讓我好奇跓足,畢竟再怎麼三權分立,法院在一般人心目中仍是最遙遠的”官署”。讀著 New York Times 跑最高法院資深記者 Linda Greenhouse 為 RBG 寫訃告( Obituary),反倒是讓我對 Linda Greenhouse 更為好奇。

Obituary 在西方傳統新聞報業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存在,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訃告是 1997年左右在日本祕魯大使館人質挾持事件,英國衛報為當時遭祕魯當局現場擊斃的”恐怖份子”MRTA領袖所寫的一篇訃告。所以每當有”大人物”過世的時候,我偶而會翻翻看看她/他的 Obituary 寫了什麼、由誰執筆。

Linda Greenhouse 是紐約時報業裏地位崇隆的大記者,在她之前這個位子上的記者就是有名的 Anthony Lewis,至少我還是讀過 Lewis 所寫的《不得立法侵犯》、《基甸的號角》。當時就一邊感嘆:台灣還真欠缺這類把法律法治寫得這麼有趣的作家或”記者”,現在當然要一睹 Linda Greenhouse 的作品。

作為牛津大學出版社通識讀本系列(Very Short Introductions)之一,這本小書只有短短的百來頁,讀起來並不算輕鬆(遇到的生字比前一本 “Reclaiming Conversation” 還多),但根本沒有其它可比肩的作品讓外國讀者快速了解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歷史、特點與運作。

#reading

昨天看過史丹福大學「數位公民社會實驗室」學人Beatrice Martini 整理了一份了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與人權閱讀清單(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and human rights: a reading list ),這個題目我個人向來很感興趣,故再次把這份文件內容簡單的整理記錄下來。

作者的動機在於:當互聯網數位科技益發深入每個人的生活,那麼決定誰可以上網、可以取得什麼樣資訊、與誰互動聯繫等等日常行為,莫不受到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制約,但人們往往對於看不到的”infrastructure”知之甚少,公民團體也不知道如何可以參與、影響相關決策、技術、協議討論制定的過程。 如此情況在早期或許還”無關緊要”,但隨著上述決定的後果將會衝擊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則市民公民當不可將之推卻給生產者、技術專業人士、官僚政客或資本家,公民團體或許該想辦法見縫插針、了解並量力投入相關政策制定過程。

故此份閱讀清單即希望透過關鍵文獻的整理提示,為有興趣想了解、參與互聯網治理的(白丁)人士、團體提供一點方向與基本知識,作者對於這些材料再依題目內容性質分類如下:

  •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
  • Infrastructures and standards
  • Open standards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 Networks, protocols, and power
  • Towards a public interest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 Connectivity, network sovereignty, and community networks

我想自己大概會先看”Infrastructures and standards”, “Networks, protocols, and power” 這兩個部份的資料吧。

#reading

為了重新找回閱讀正經長文嚴肅作品的專注力,逼迫自己每天早晚各讀兩三個段落(大約加起來不到30分鐘)地認真看完這本《Reclaiming Conversation》。差不用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從頭到尾”讀完這本書。Sherry Turkle 是 MIT 研究”科技與社會”教授,但本書行文不會太過學究艱澀,許多段落篇章引用自 Turkle 研究受訪個案(被研究者?)個人經驗,猜想這些材料應是來自 Turkle 教授長期投注在此領域的某部份學術研究計畫專案中的零碎成果,再將之整理成一本較為普通讀者較易接受的通俗書籍。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可以容許自己把”讀後心得筆記”寫得這麼混亂隨意吧 XD)

也為了讓更多一般讀者接受,本書”後製編輯”結構層次安排還算令人賞心悅目,例如亨利梭羅的椅子數,向外擴大個體與自身、不同外界的關係,特別是在外部工具介入(例如 20世紀的電腦、21世紀的網路)所帶來的變化。

閱讀本書即便了解看到的是他人的經驗,卻不斷促使我思考反省自身在網路、社交媒體使用的行為模式是什麼?它如何地改變了自己( 跨越前電腦時代的手寫圖書館卡、電話接連網到無時不刻連網的 digital immigrant )的思考與社會關係( Digital natives / Digital Immigrants 之間的差別又是什麼)。作為一個內向、孤癖、幾乎沒有朋友、家人親密關係淡薄人際疏離社會冷感的我,內心最大的觸動,應該是在第四張椅子:個體與”機器”(人工智慧/程式演算法)之間的”對話”,那種觸動在於自己作為一名數位移民身上世代包袱還沒完全進化到以機器為慰藉交流對象,但又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此種趨勢,好奇著未來的人類又會如何”演變進化”地”適應”或”反叛”此種趨勢。例如人類所發明創造的工具只能提供外力物理性的支持,真沒辦法提供心靈情感的”互”動滿足嗎?我的意思是,是不是未來的人類會”進化”(抑或退化)到 empathy 的消失?

#reading

昨天收到一隻三年前出廠的舊手機(iphone7 32G),是家人換新機後把舊機轉送給我的二手品。玩弄”新”手機進行初次安全設定後,第一個自 apple store 下載的應用程式是 twitter,notion 然後就不知道還需要安裝什麼。

今天看了記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這幾年來對於網路巨擘商業社交平台大量用戶數據收集操弄演算法換取用戶黏著沉迷上癮獲利模式等等批判之聲已不新鮮,但能從意識覺醒做到現實行為模式對抗改變的消費者仍然只是其中極少數的一群,更別說是透過集體行動來催化制度的變革(至少我所感知的台灣,依舊是心甘情願地作臉書谷歌集團的被殖民地)。例如對我而言黏著度最高的網站或是應用程式應該就是 twitter: 每天固定在早中晚三個時段花10~20分鐘看一下時間軸或是特定列表的新訊息推送,這近千數百則訊息中初步判斷有趣值得進一步查看其連結url 資訊的推文就把它 bookmark/like 註記,再另外找時間閱讀連結內文資料。這樣的使用習慣特別是在三四年前開了「NGO 推進器」固定寫部落格文章所養成,誇張一點說自己就是扮演了某程度資訊守門人 gate keeper 的角色吧?(I am really obsessed with this term !!)

不是沒反省過,自己資訊接收來源是否偏狹或觀點單一,或者更挑明地說,這樣接收消化模式到底比別人健康多少?例如在我的雷達區裏國內訊息就相對地貧脊荒蕪,只好依賴鄉民群聚的 PTT 八卦版,然後默默忍受底下的五樓肛它推文......

幸好家人汰換的 iphone 是轉送給我,而不是他剛上小學的女兒,但下一次恐怕就輪不到我了。

#watching #documentary

這兩天家裏桌機的網路連線狀況怪怪的,某些網站無法連上(ping 無效 ),有些則正常。自己的第一個反應是遠方主機出了問題,但是出問題的網站未免過多(大約佔我常訪問網站的七成),所以懷疑是對方 DNS/CDN 之類的問題。奇怪的是,若使用手機或筆電則這些桌機無法訪問的網站倒明明是好好活著,那麼顯然問題就是出在這台桌機的網路設定。

在Chrome 瀏覽器底下無法訪問網站傳回的訊息是 “DnsProbeFinished_Nxdomain Error “ ,故先試圖按照其它人解決此問題的建議方式看看能否改善,結果不如人意。接下來試著改以其它作業系統開機(這台桌機有數顆硬碟,主要使用的是 Linux Mint 18.3作業系統,另有一顆小硬碟則是 windows 10),沒想到在 windows 10 作業系統底下居然也同樣大部份的網站無法正常訪問,檢查診斷有線網路連線狀態(windows/system/ 網路疑難排解員),傳回的訊息是” no valid IP in Local Area Network”,的確在網芳底下其它設備(手機/筆電)看不到這台機子。到了這個階段似乎就不是網路設定/作業系統等軟體出錯,而是網路卡硬體故障。

故另外接上 USB 無線網卡利用 wifi 連網,的確可以順利訪問全部網站,local network sharing 也恢復正常,證實是主機板所附的有線網路卡故障.....。桌機是去年夏天買的二手機(Acer Veriton M4630G),主機板還有空閒的 PCI 插槽空間來裝網路卡,不過現在市場上此類獨立 PCI 有線網路卡越來越少,主要原因應是主機板會內鍵有線網路卡,如果網路卡故障就改用USB介面無線網卡。

我一直搞不懂,明明是硬體故障,為什麼有些網站還能正常訪問?

幾週前記下自己近年來改採平板電腦閱讀的情況(無關閱讀的瑣事(I)),既然文章標注I,暗示應該還有下文,但無法一口作氣寫出來,大概要怪罪自己最近注意力低迷,閱讀也沒能順利進行。

話說改成讀電子書後,通常把書籍電子檔存放在 dropbox/ box 等網路雲端空間,最多是依照主題內容性質作簡單的目錄夾分類,但久而久之整個”個人數位書庫”就十分雜亂,常常忘曾收藏某本書,或是沒意志好好消化書本內容,只沈迷於”找書買書”等等擁有錯覺,一如早年對實體書的執念與錯誤態度。

昨天又忽然心血來潮,想了解一下別人是如何整理管個人電子書收藏,似乎多推薦直接用開源的 Calibre 作為電子書管理工具,於是乎便把自己的電子書從 box 下載回本地端電腦後滙入 Calibre (大約 8~10 G 大小)

過去只把 Calibre 當作 epub 檔案的閱讀或編輯軟體,沒想到利用它作為 library 電子書管理工具似乎也蠻不錯的,光看這些年收集來的書目封面就感到賞心悅目(X)

#reading

最近打算把去年十月底入手的 Casio WK-110 賣掉,好讓出空間與多鑽點錢留給即將(?)買入的電鋼琴。自去年突然失心瘋地想重新接觸鍵盤樂器的十個月以來前前後後共買入了五台電子琴,但其中第一件入手品反倒是目前使用度最低者,與它說不上什麼親密的感情,但總覺得在放手給其它有緣人之前,自己得稍微記錄一下它的風采與短暫相處的浮光略影,以彌補無法長久陪伴善待的遺憾。

WK-110 問市於 21世紀初期,在 Casio 入門型鍵盤家族 CTK 算是差不多等級的產品線,WK 比過去隨身型鍵盤樂器常見五音域 61 個黑白琴鍵,多了 76 鍵的選項,WK- 110 即為此系列的第一款。個人猜測它也是 CASIO 在可攜式電子琴中第一款仿鋼琴厚鍵設計的產品,既然是首次嚐試之作品,琴鍵觸感尚未達成熟,連我這個半腳貓初學者在彈奏此琴時,常常會遇上琴鍵之間摩擦碰撞的噪音,體驗不是太佳。

還沒收到貨前,原打算把它擺在工作電腦桌上,但其機身長度超過桌子寛度位置也太高,只好將之改放在 90 cm 高角鋼音響架最上層。這比一般桌子的高度多 20 cm。如果按照正確彈鋼琴的姿勢位置,搭配高度 50cm 的椅子,琴鍵與地面的垂直差距應該是要65~80 cm 吧? 故在琴鍵離地面約 100cm 的琴身前,沒有適當的高腳椅自己只能站著練琴,可想而知,每天有精力耐心站在它面前的時間加總不會超過 30 分鐘,練習的質量數量不佳,沒多久看到一台便宜的 61 鍵 Casio CTK 451待售,CTK451 入門後,WK-110 當然就相對被冷落在一旁了。

後來為解決 WK-110 擺放位置過高的問題,買入 X 型電子琴架,但依然少彈這台琴(我不知該找哪一個藉口.....,因為這時又有了另一個新歡: Casio CTK3200 XD)

自己的鍵盤樂器程度始終停留在初學者等級,重拾樂器的動機只是為了打發時間的自娛,根本無從講究正統鋼琴觸鍵技巧,這也是當時在考量價位後,決定先買入電子琴而非直上電鋼琴的原因(數位鋼琴琴鍵與音效再怎麼仿真也比不上真正的鋼琴)。但斷斷續續不認真地在便宜二手電子琴練習了近一年,又忍不住想買一台琴鍵觸感更接近傳統鋼琴的電鋼琴(自己毆飛自己)......我想自己內心最大的矛盾點在於數字上 76 鍵差了正統琴一度十二個音階吧。

#Casio #keyboards

用了兩年多的免費版 Migadu 自定網域郵件服務,今天收到它們服務昇級通知。這代表 Migadu 已不再提供免費自定網域郵件,現任用戶則必須在今年十月一日前完成昇級付費確認(最便宜的使用金額是一年 19美元),否則只好說再見。

扣除 gmail, protonmail 等無付費連接自定域名的個人信箱外,自己使用的電子郵件是在域名註冊商 Gandi 提供給域名購買者免費的(5個) email,另外還有利用 zoho 免費版提供郵件自定域名服務。 至於領薪水的五斗米工作,公司並未提供每位員工工作電子郵件,為了不讓白天工作干擾自己私人生活,只好想辦法自力救濟,試圖用最便宜不花錢的方式來設置一個看起來好像是工作單位正式的電子郵件信箱,專門處理工作的聯絡事務且限定於上班時間使用。

自己過去的作法如下:

  1. 透過 freenom 登記一個與公司網域名近似的免費 DN。不過這類免費的域名常會被判定為垃圾信箱或惡意網站,有些網設架設服務不接受此類域名。
  2. 再者免費版的 freenom 只能使用 url forward 功能,最好不要動用到它的 DNS record,為此我將其 nameserver 指向免費版的 cloudflare,由它來代管 freenom 免費 DN 的 DNS record,算是避開前後的檢查吧(?)。
  3. 申請 Migadu 免費帳號,完成 DN 所有權驗證後,再按照其指示在 cloudflare 設定該 DN 的相關 MX, CNAME, SPF, TXT, DKIM等等 DNS record。
  4. 等 nameserver 完成網域映射(大約 10分鐘~ 12 小時不等),就可以透過 Migadu Admin 來設置自定域名底下的電子郵件帳號。

目前所知除了 Migadu 之外,尚提供自定網域郵件免費服務,大概只剩下 zoho/ yandex。優先選項 zoho 免費版剩下五個自定網域信箱,但它似乎不支援 freenom 尾綴為 ga, cg, tk ...等雜牌式的域名。萬不得已之下只好先試看看yandex 自定網域郵件能否使用。其步驟如下

  1. 申請一個 yandex business mail 免費帳號(business.yandex.ru/mail),再到 connect.yandex.com webmaster 底下設定 freenom DN,一如之前 Migadu,此處會要求申請人驗證其對該 DN 之所有權。
  2. 在 connect.yandex.com Admin tools 底下找到 MX, CNAME, SPF, TXT, DKIM等等設定資訊,將之一一新增加入到 cloudflare DNS。等完成 mapping 後,就可以在 Admin tools 底下新增剛連結自有域名的用戶,此時 admin 就可以自行設定以自有域名(假設為 oooxx.tk ) 之電子郵件信箱。設定好後,就可以透過新電郵地址(例如 newuser@oooxx.tk) 與密碼登入 mail.yandex.com 之webmail 收發信件了。

yandex 是一家記錄不太佳的俄羅斯網路服務商,使用它的服務必然比起 gmail, MS365 等美商公司有更高的風險,我也是在簡單評估工作郵件的敏感性、金錢與被駭損失等因子後,仍然勇敢決然地使用 yandex 。若資源充足,還是以其它郵件服務商為優先,例如 tutanota 自定域名一年只要 12 歐元 (再加上一個正經的DN 年租費大約共30歐元吧),是我心目中兼顧郵件通訊安全和經濟負擔之間的最佳選項。

#emailhosting

上週發神經地研究如何在毫無資源的狀況下,最克難地作出連結 google forms/ google sheet 資料轉換成網頁內容呈現(詳情請見〈台灣社運活動訊息站 I 〉,但前述文章是透過免費版的 awesome-table,每個月僅容許一百個檢視數(views),只好再找找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案。

基本上,我還是希望可以透過 google form/google sheet 來在資料的收錄儲存,再看看有無辦法利用 google app script 進行自動化(作什麼??),後來看到一篇把 google sheet 當作 CMS 資料庫的示範文章 〈Using Google Sheets as Website Database〉,作者直接把原始碼公開在 github,就不客氣地把它 fork 過來: https://twngo.github.io/events/ ,再更換成自己的 google sheet(也就是與 awesome-table 共用同一個工作表) 。

當然一般認為,利用 google sheet 取代正統的資料庫軟體是 B>Z,我也覺得在速度解析、filter/ search 等功能仍有嚴重不足之處,例如常會發生各欄資料訊資訊無法正常顯示,傳回 “undefined”之訊息(解法: reload again and again...)。

是說目前埋頭在技術端的研究,根本不想去面對要推動一個訊息推廣站點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件事:使用意願與流量必須拉高的挑戰,所以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咳藥癮頭上來嗨一下,之後就沒有了.....XD

#tw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