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G 精采的一生用不著我畫蛇添足地補充,倒是美國最高法院在其民主進程與憲政發展的角色更讓我好奇跓足,畢竟再怎麼三權分立,法院在一般人心目中仍是最遙遠的”官署”。讀著 New York Times 跑最高法院資深記者 Linda Greenhouse 為 RBG 寫訃告( Obituary),反倒是讓我對 Linda Greenhouse 更為好奇。
Linda Greenhouse 是紐約時報業裏地位崇隆的大記者,在她之前這個位子上的記者就是有名的 Anthony Lewis,至少我還是讀過 Lewis 所寫的《不得立法侵犯》、《基甸的號角》。當時就一邊感嘆:台灣還真欠缺這類把法律法治寫得這麼有趣的作家或”記者”,現在當然要一睹 Linda Greenhouse 的作品。
作為牛津大學出版社通識讀本系列(Very Short Introductions)之一,這本小書只有短短的百來頁,讀起來並不算輕鬆(遇到的生字比前一本 “Reclaiming Conversation” 還多),但根本沒有其它可比肩的作品讓外國讀者快速了解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歷史、特點與運作。
閱讀本書即便了解看到的是他人的經驗,卻不斷促使我思考反省自身在網路、社交媒體使用的行為模式是什麼?它如何地改變了自己( 跨越前電腦時代的手寫圖書館卡、電話接連網到無時不刻連網的 digital immigrant )的思考與社會關係( Digital natives / Digital Immigrants 之間的差別又是什麼)。作為一個內向、孤癖、幾乎沒有朋友、家人親密關係淡薄人際疏離社會冷感的我,內心最大的觸動,應該是在第四張椅子:個體與”機器”(人工智慧/程式演算法)之間的”對話”,那種觸動在於自己作為一名數位移民身上世代包袱還沒完全進化到以機器為慰藉交流對象,但又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此種趨勢,好奇著未來的人類又會如何”演變進化”地”適應”或”反叛”此種趨勢。例如人類所發明創造的工具只能提供外力物理性的支持,真沒辦法提供心靈情感的”互”動滿足嗎?我的意思是,是不是未來的人類會”進化”(抑或退化)到 empathy 的消失?
昨天收到一隻三年前出廠的舊手機(iphone7 32G),是家人換新機後把舊機轉送給我的二手品。玩弄”新”手機進行初次安全設定後,第一個自 apple store 下載的應用程式是 twitter,notion 然後就不知道還需要安裝什麼。
今天看了記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這幾年來對於網路巨擘商業社交平台大量用戶數據收集操弄演算法換取用戶黏著沉迷上癮獲利模式等等批判之聲已不新鮮,但能從意識覺醒做到現實行為模式對抗改變的消費者仍然只是其中極少數的一群,更別說是透過集體行動來催化制度的變革(至少我所感知的台灣,依舊是心甘情願地作臉書谷歌集團的被殖民地)。例如對我而言黏著度最高的網站或是應用程式應該就是 twitter: 每天固定在早中晚三個時段花10~20分鐘看一下時間軸或是特定列表的新訊息推送,這近千數百則訊息中初步判斷有趣值得進一步查看其連結url 資訊的推文就把它 bookmark/like 註記,再另外找時間閱讀連結內文資料。這樣的使用習慣特別是在三四年前開了「NGO 推進器」固定寫部落格文章所養成,誇張一點說自己就是扮演了某程度資訊守門人 gate keeper 的角色吧?(I am really obsessed with this term !!)
不是沒反省過,自己資訊接收來源是否偏狹或觀點單一,或者更挑明地說,這樣接收消化模式到底比別人健康多少?例如在我的雷達區裏國內訊息就相對地貧脊荒蕪,只好依賴鄉民群聚的 PTT 八卦版,然後默默忍受底下的五樓肛它推文......
在Chrome 瀏覽器底下無法訪問網站傳回的訊息是 “DnsProbeFinished_Nxdomain Error “ ,故先試圖按照其它人解決此問題的建議方式看看能否改善,結果不如人意。接下來試著改以其它作業系統開機(這台桌機有數顆硬碟,主要使用的是 Linux Mint 18.3作業系統,另有一顆小硬碟則是 windows 10),沒想到在 windows 10 作業系統底下居然也同樣大部份的網站無法正常訪問,檢查診斷有線網路連線狀態(windows/system/ 網路疑難排解員),傳回的訊息是” no valid IP in Local Area Network”,的確在網芳底下其它設備(手機/筆電)看不到這台機子。到了這個階段似乎就不是網路設定/作業系統等軟體出錯,而是網路卡硬體故障。
上週發神經地研究如何在毫無資源的狀況下,最克難地作出連結 google forms/ google sheet 資料轉換成網頁內容呈現(詳情請見〈台灣社運活動訊息站 I 〉,但前述文章是透過免費版的 awesome-table,每個月僅容許一百個檢視數(views),只好再找找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案。
基本上,我還是希望可以透過 google form/google sheet 來在資料的收錄儲存,再看看有無辦法利用 google app script 進行自動化(作什麼??),後來看到一篇把 google sheet 當作 CMS 資料庫的示範文章 〈Using Google Sheets as Website Database〉,作者直接把原始碼公開在 github,就不客氣地把它 fork 過來: https://twngo.github.io/events/ ,再更換成自己的 google sheet(也就是與 awesome-table 共用同一個工作表) 。
當然一般認為,利用 google sheet 取代正統的資料庫軟體是 B>Z,我也覺得在速度解析、filter/ search 等功能仍有嚴重不足之處,例如常會發生各欄資料訊資訊無法正常顯示,傳回 “undefined”之訊息(解法: reload again and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