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ened underpass

notetaking

Participatory data stewardship : A framework for involving people in the use of data orignail text

如何”捲動”資料數據的各方人員(尤其是”所有權人” owner)積極地參與數據資料的處理使用傳播 等過程,也就是本報告希望提出一套建議的參與式管理框架

在本文中出現的 “beneficiary” 一辭有點近似於”stakeholders”,但是更突顯出受益(正向影響)於數據的關係(或曰暗指數據能對社會/個人/群體帶來”好處”而受惠) > In other words, we use the term ‘beneficiary’ to encompass anyone who might be affected by the use of data beyond simply the data subjects – those who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nefit from participatory data stewardship – and this helps to move beyond a compliance-based approach to a model that is underpinned by social license.

整理了常見的”(公民)參與”模式及其優缺點

#notetaking #reading

看到有人稱讚 Obsidian 為筆記軟體工具的方便好用。顯然自己長年來被”工具”迷惑,明明知道閱讀、寫作思考、行動作為才是硬道理,卻始終按不下好奇心無頭盲目地嘗試這方面的各種應用軟體工具。

例如之前曾經: [[利用 coda 整理讀書筆記 I]] 用 coda 整理讀書筆記 I [[用 coda 整理讀書筆記 II]] 用 coda 整理讀書筆記 II [[Notion 讀書筆記]] Notion 讀書筆記

表面上看起來現在好像是使用 notion 作為筆記工具,但實際上自己對 notion 的依賴不大,更常使用的反而是 writefreely 的草稿匧。因此看到 Obsidian 免費版無須註冊帳號故也不提供各台設備同步與網路發佈功能,自己不免有所遲疑,這似乎不符合當下多數人在不同場合利用多台設備登入”雲端”的操作。

Obsidian 目前僅支援桌機下載安裝而非透過瀏覽器環境運行,手機版尚在開發試用階段。衝著它支援 windows/linux /macOS 跨平台,我決定還是下載來玩玩。 ![[Pasted image 20210625103118.png]]

單從它的寫作介面,似乎和其它的 markdown 編輯工具沒什麼差別,但其最為愛用者稱道的是其”graph view” 功能,透過 tag, 文章之間的內部連結引用等,呈現使用者文件筆記間的關聯強度。因此我下載了在 personaljournal 累積的一百七十多篇短文日記,把這些文件在 Obsidian 稍作初步整理,大概可以得出以下的關係圖。(目前的關係仍是以”tag”為主,因為文件搬回到電腦後,還沒能細緻地整理文件之間的聯結。但在Obsidian 底下,要建立內部文件連結很容易,只要打 [[ ]]在雙方型括號輸入文字, Obsidian 即會自動代為挑出候選的本地文件)。其寫作環境預設三欄式的介面下,也可以從工作中文章的右側看到此篇文章與其它文章(曾提及或是出現”關鍵字”)之關聯。

![[Pasted image 20210625103906.png]]

這篇文章即是直接利用 Obsidian 來寫作,再”轉貼到” personaljournal。免費版不提供異設備之間的同步功能,雖然勉強可利用 google drive, dropbox 來自救,不過比較麻煩的是若要發佈到網路上,則文內提供的它文連結與圖片都要再重新整理。

粗粗地使用了半個上午不到的時間,總體而言感覺還不錯(尤其只是純粹的打字、整理文件連結),如果未來長期使用的話,或許也代表 web 2.0 以降用部落格、social media 寫(公開在網路發佈)日記這回事,會再次內縮回歸純個人單機的角落。

#notetaking #Obsidian

前兩天花了一點時間精力研究如何利用 Coda 來整理個人的讀書筆記資料表,但無意中發現自己目前使用的免費版方案,其容許的資料筆數有所限制。這立即讓我開始卻步(是有這麼認真,超過1000筆的資料嘛)。

再者,動了搬家念頭後,卻無法在 coda 現有的操作介面底下找到任何滙出資料的按鈕,這樣事情可就大條了。於是在上船離岸未遠為時仍早之前,再次展開蝸牛搬家行動,改投入 notion 懷抱。(尤其知道 notion 在今年六月份已移除個人用免費版 pages/ blocks 1000個的使用上限!!!)

這回在搬家之前,先反省整理自己的閱讀習慣與工具使用流程,以下圖為日常主流的模式,各事件(藍色方框)發生的媒介都是在個人筆電的瀏覽器上,綠色則代表所使用的軟體工具。至於紙本或平板電腦的閱讀使用流程似乎需要再仔細想想,另圖呈現。

在 notion 使用的讀書模版也是依官方樣式版進行欄位微調,目前設了 12個欄位,以便在查找回顧時可以想起閱讀文章的一二事。至於嚼過的東西如何能真正轉化成下一步實踐動力本錢的知識,過去從來沒認真想過這件事,或許透過此機會能夠逼迫自己去思考、因應目前的困境。

#notion #notetaking

昨天研究了一下如何利用別人提供的 coda 文件模版,將之微調修改成自己的讀書筆記,然後再對照一下別人在 notion.so 的類似操作,有感於在 coda 若僅以表格(table) 中的基本成員—儲存格(cell) 作為文字編輯器的輸入起點,則目前 coda 的儲存格似乎就是少了那麼一點東西。於是決定在 “Take Note Here”底下另開一份獨立 pages 、以存放內容較長且需要各式圖表/功能支援的讀書筆記,等寫完長長的筆記後,再以 url link 為 pages/cell 建立聯結,方便日後索引。後面這道手續似乎在 notion 提供的 reading list 模版裏,就直接把表格中的每一列資料視為一篇獨立的 pages

老實說,為了摸清 coda/ notion 功能,這兩天才逼自己認真清壓艙文件、作點讀書筆記 XD。

#coda #notetaking

之前曾參考別人如何使用 notion.io 作讀書筆記(文章一 我如何利用 Notion寫閱讀筆記;文章二利用 Notion 打造全方位閱讀系統),上週五借用了其中一位的 notion 模板試著來整理自己的閱讀筆記,感覺似乎還不賴。但因目前 notion 尚未支援自動化服務整合(integromat/MS Flow,IFTTT 有支援哦),因此先打消了利用它來作私人閱讀筆記的念頭,轉而投入 coda 懷抱。

使用的文件模版是: https://coda.io/@gil-goldshlager/personal-reading-list 它主要由新增表列記錄( 2020 reading)、表格觀看模式(Browse your books)、放大儲存格(Take note here) 作為首頁的快速連接鍵。

Coda 文件與試算表的整合度非常栔合,說穿了它不過是插入了一份試算表,但卻讓試算表能夠以不同的觀看模式或某個欄位(儲存格),便於使用者依需求予以放大突顯。例如我個人蠻喜歡此模板中把讀書筆記給突顯出來,但其實所謂的閱讀筆記不過是以文字為內容格式的某一個儲存格(cell),如果在 excel /google sheet 的儲存格裏放入太多文字,很可能會影響該分工作表的版面格式,且儲存格基本上不支援文字格式編輯,但這些缺點到了 coda 都可以輕鬆克服。(可惜它的文字編輯尚無支援圖片顯示)

本來想,利用 integromat 來整合 coda + google sheet 的更新自動化,省去重複輸入的麻煩,但目前先讓自己多多熟悉 coda doc 吧。

#coda #notet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