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ened underpass

coda

昨天研究了一下如何利用別人提供的 coda 文件模版,將之微調修改成自己的讀書筆記,然後再對照一下別人在 notion.so 的類似操作,有感於在 coda 若僅以表格(table) 中的基本成員—儲存格(cell) 作為文字編輯器的輸入起點,則目前 coda 的儲存格似乎就是少了那麼一點東西。於是決定在 “Take Note Here”底下另開一份獨立 pages 、以存放內容較長且需要各式圖表/功能支援的讀書筆記,等寫完長長的筆記後,再以 url link 為 pages/cell 建立聯結,方便日後索引。後面這道手續似乎在 notion 提供的 reading list 模版裏,就直接把表格中的每一列資料視為一篇獨立的 pages

老實說,為了摸清 coda/ notion 功能,這兩天才逼自己認真清壓艙文件、作點讀書筆記 XD。

#coda #notetaking

之前曾參考別人如何使用 notion.io 作讀書筆記(文章一 我如何利用 Notion寫閱讀筆記;文章二利用 Notion 打造全方位閱讀系統),上週五借用了其中一位的 notion 模板試著來整理自己的閱讀筆記,感覺似乎還不賴。但因目前 notion 尚未支援自動化服務整合(integromat/MS Flow,IFTTT 有支援哦),因此先打消了利用它來作私人閱讀筆記的念頭,轉而投入 coda 懷抱。

使用的文件模版是: https://coda.io/@gil-goldshlager/personal-reading-list 它主要由新增表列記錄( 2020 reading)、表格觀看模式(Browse your books)、放大儲存格(Take note here) 作為首頁的快速連接鍵。

Coda 文件與試算表的整合度非常栔合,說穿了它不過是插入了一份試算表,但卻讓試算表能夠以不同的觀看模式或某個欄位(儲存格),便於使用者依需求予以放大突顯。例如我個人蠻喜歡此模板中把讀書筆記給突顯出來,但其實所謂的閱讀筆記不過是以文字為內容格式的某一個儲存格(cell),如果在 excel /google sheet 的儲存格裏放入太多文字,很可能會影響該分工作表的版面格式,且儲存格基本上不支援文字格式編輯,但這些缺點到了 coda 都可以輕鬆克服。(可惜它的文字編輯尚無支援圖片顯示)

本來想,利用 integromat 來整合 coda + google sheet 的更新自動化,省去重複輸入的麻煩,但目前先讓自己多多熟悉 coda doc 吧。

#coda #notet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