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ened underpass

因家裏中華電信 MOD 專用遙控器上半部按鍵不靈敏,故很少打開電視,除了看網球轉播。

昨天翻出一支號稱電視機上盒萬用遙控器,按說明順利地完成MOD 與電視器設定後,看電視終於回到我的日常。亂轉 MOD 電影,意外驚喜地看到一部「銘酒誕生物語」,wowowo Japan 製作的三小時多集記錄片。自己並不愛喝酒,對日本地酒的認識大概就止於尾瀨朗一系列相關日本酒三部曲漫畫。看到這支記錄片又喚起了漫畫的記憶,造酒的繁雜過程牽引著一連串人與土地的細膩關係,非常好看。

不過本文想寫的不是記錄片,而是自己手賤拆 MOD 原廠遙控器修理的失敗記錄(很跳 tone)。根據網路教學文,拆下遙控器,果然發現裏頭的橡皮按鈕油油黏黏,仍是受潮外加塑膠出油,先拿橡皮擦將之清理一番。然後再撕下一段錫箔紙,把它直接貼合在與橡皮按鈕接觸面的電路板上,教學文是說把錫箔紙貼在按鈕面,但我覺得太麻煩直接一整面貼在電路板應該也沒差吧?

經此番拆整清理後恢裝原狀再裝上電池後,試試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結果現在連原本還有反應的電源鍵和數字鍵都無法啟作用,而且整支搖控器摸發熱現像更為明顯.........可能一整片錫箔紙貼在電路板上導電效果太好了,所以電路板根本無法判斷是哪一顆鍵鈕被刺激吧?哪天無聊再來試試把錫箔紙貼在橡皮按鈕面是否奏效。

#fixing, #littlethings

最近翻讀二份文件,第一個是人權組織 Article19 3月初發佈的 Viral Lies: Misinformation and the Coronavirus, 第二份是 Ranking Digital Rights It's Not Just the Content, It's the Business Model: Democracy’s Online Speech Challenge,兩者發佈的時間接近,前者雖是針對一月份開始爆發新冠肺炎所伴隨的謠言、仇恨歧視言論、惡意不實訊息、吹哨者與資訊透明等課題所展開的討論,但其中涉及了網路資訊傳播與社交平台、媒體責任,很可以搭配第二份文件來思考。

Article19 文件本身四平八穩,大概就是自由派人權團體的論述,並無新意出彩之處,倒是偏智庫型學術味濃的 RDR 對社交平台不透明演算法操弄吸睛手段背後支橕的驅利型資本主義商業模型,提出了先鋒的批判。這種觀點論述,在 RDR 的文件報告裏予以清楚的脈絡說明,很適合作為了解監控資本主義的入門讀物。

#reading

私認為自己對自我要求的紀律應該是比一般人正常平均值要高,例如維持每週規律運動的習慣、不會賴床、不遲到早退、文字正經閱讀仍然佔據自己大部份的空閒時段....。

但是也有出現疲乏偷懶不想跑步的時候;練琴遇到瓶頸想鬆懈放棄的時候;眼睛雖然一直瞪著文字腦子裏卻什麼都塞不進去的時候;文字語言空乏蒼白或是書空咄咄地失去信心與希望的時候,不知自己在這處私人日記裏留下痕跡有什麼意義的時候.......

這些負面情緒,好像也只能自行消化排解,去跑步、亂練琴、讀雜書、留下一點強說愁的碎念雜感。

今天帶著新入手的 T400 到辦公室,透過映像檔案還原的克隆硬碟也能順利地執行某些需連到內部伺服器的管理軟體,一切看似都沒問題,沒想到在臨下班前三十分鐘 T400 突然出現了斷電關機,然後再也無法啟動的狀況。(當時的情況是正透過 USB 外接一顆硬碟要進行磁碟檢查)

根據之前的教訓,第一個反應是檢查記憶體是否正常,但按下電源鍵後 T400 仍是很快地自行切斷電源,根本無法測試是否問題出自記憶體。這個情況有點類似上週把沒裝電池的 x200 帶到辦公室使用卻無法開機,於是仔細地查看變壓器。

這顆變壓器輸出的資訊是 20V 3.25A,因為昨天剛剛才拆機另一顆壞掉的 lenovo 變壓器,後者的輸出電力是 20V 4.5A,合理猜想可能因此變壓器的電流較低,USB 又多佔用電流,造成筆電無法開機(當時也沒裝電池)。只好等明天帶電池或是20V 5A的變壓器來試試看了。(後記補充:果然是因為變壓器安培數不足的關係....)

話說昨天為什麼要拆 lenovo 變壓器,原本以為它因某段彎頭的電線損毀造成接觸不良,只要剪掉損毀的線段重新接上應該就可以恢復正常使用。自己手工接線後,變壓器仍然無法正常出電,於是不知好歹自作聰明地在通電狀況時拿剪刀(可導電)去測印刷電路板上的焊接點,突然閃出一道小火花與爆炸聲,然後板子上剪刀接觸的焊點處就焦掉,正式報廢了。

#thinkpad, #fixing

昨天順利地搞定工作筆電的鳥事後,又多事地研究:如何在另一顆硬碟(且稱之為A)上製作、還原出使用中的 windows 10 硬碟(代稱B)系統檔案。

製作 windows 10 系統備份映像檔方法,網路上可以找到清楚的教學文,我便照作將「系統備份映像檔」備份在透過USB 硬碟外接盒連接的 A,備份完畢後再製作一張系統修復光碟以在接下的開機啟動時需要用到。

網路上的說明大部份只寫到備份完成,他人還原的操作多是在同一顆硬碟,和我的狀況不太一樣,所以只好在一堆錯誤裏摸索。

第一次我是試著把 B 硬碟抽拔出來,改換上 A後再以修復光碟開機來進入 windows 10 進階選項,選擇進階設定的 system image restore 也順利地讓電腦找到 A硬碟裏頭的系統備份映像檔,但卻在要把此映像檔還原時出現錯誤訊息,原來因為還原系統時會刪除安裝硬碟上的磁區記錄與檔案,A硬碟裏頭還有需用到映像檔,故不可能在 A硬碟進行還原。

所以再找了第三顆硬碟(代稱C),將 C硬碟裝在 SATA 硬碟插槽,A硬碟則是透過硬碟外接盒連接USB 介面,然後把 A硬碟的備份映像檔還原到 C硬碟,也就是 C硬碟被克隆成了第二顆 B硬碟。

以 C硬碟開機,順利進入 windows,裏頭的軟體、資料都一如 B硬碟,就連磁碟大小都變得一樣。查看磁碟管理,原本 C硬碟比 B多出來的空間被切割出來,但並未被設定使用,所以把 C硬碟被切剩下的磁碟空間新增另一個磁區作為資料存放使用。

試著把 C硬碟放入筆電 R400 看看是否能啟動,結果一如它的同細胞分植姊姊 B硬碟也遇到 BSOD 之狀況

為了搞定出狀況的 thinkpad R400,本週幾乎没能把時間用在練琴上頭。

話說因懷疑 R400 機子本身沒問題,只是電力供應的變壓器出狀況,這兩天利用手上多台 thinkpad 進行交叉測試,最後發現原因竟是來自某一支 2G 記憶體。為了還原 R400 的清白,跑去電子材料行買了一顆帶黑紅電線的 CR2032 主機板電池。因為原有的電池被我拆下來後,硬是要把黃膠帶包住電池與正負極的黑紅電線給解體,然後試圖自己來手工把黑紅電線焊接到一顆全新的 CR2032 電池身上,其結果當然是失敗的。

R400 重新裝上 BIOS 電池後,初次開機要手動作點簡單的時間更新,其它的 chip security key 則它會自行處理,差不多這兩道手續後,主機板就會自動去抓取可開機的裝置(硬碟、USB 、光碟或是網路啟動等等),我先拿一顆安裝 linux minit 19.1 的硬碟試試,很順利地進入了作業系統的工作環境。接下來再換上原本就是常駐在 R400 的 windows 10 硬碟,但不幸的是它一直出現以下的藍畫面(Blue screen of death, 原來還有一個俗成的稱呼 BSOD),只好放棄在 R400 跑這顆 windows 硬碟的打算。

今天一早去超商領取新買的 Thinkpad T400 二手機,開箱檢查機子內外整理得蠻乾淨唯一傻眼是只有英文的鍵盤,雖然近來試著學拼音輸入來輔助在倉頡輸入時猜不出來的字,但自己的中文輸入與打字一整個稱不上熟練。先試著把 windows 硬碟裝在它身上,看看能否順利啟動,可以的話就把原 R400 的鍵盤換過來 T400,以這台新入手的 T400 作為放辦公室的工作機。T400 果然不負我的期待,順利地載入舊有的 windows 硬碟,將接棒 R400,成為我週間白天最親密的工作伙伴。

#thinkpad

兩天前放在工作場所的個人筆電 Lenovo R400 無預警地在使用中自動關機,試著再重啟電腦時卻只聽到主機板持續發出嗶嗶聲(分不清長聲或短聲),再也無法順利進入作業系統或是 BIOS 設定畫面。心想大概是之前亂拆筆電外殼A蓋B蓋換藍牙之類的行為,或是機子本身壽命自然到了盡頭(主機板蓋上寫的日期是2009年)。

當初快三年前買這台二手機,大約只花了一千元出頭,雖被迫使用主流的 windows 作業系統,操作起來根本就是一台慢條斯理的老爺車,任勞任怨地陪伴了我在世俗工作中的無聊。

初次和 thinkpad 結緣是約在四五年前買入第一台X200二手機(約NT:2500左右),從此走上小紅點的不歸路,後來陸續買入 T400, T500, R400 等四五台機子,用不到那麼多再轉手賣掉或是操壞了拆賣零件。

於我 Thinkpad 最方便的地方大概就是可以任意更換硬碟,不管硬碟上安裝 ubuntu, linux mint, windows 10,都可以拆下來換到另一款的 thinkpad 筆電上順利使用,因此工作用的 R400壞了我倒是不太擔心,拆下硬碟後改安裝在自己第一台 thinkpad x200 依然可以順利使用,工作用的商業軟體與資料安然無恙。不過這顆 windows 10 硬碟裝在另一台 T400身上卻無法順利啟動,原本打算的是把 T400 留在辦公室,畢竟 14吋的螢幕看起來舒服點,既然 T400 和原硬碟八字不合,只好先用 X200 橕一下。

然後,自己又忍不住手滑買了一台 T400 二手機(NT:1200, P8400, 4G 無硬碟有變壓器)

#thinkpad #fixing

話說四月初春假期間在家裏整理老音響喇叭,先簡單處理一支自帶擴大機功能的主動式喇叭,而它的另一半(左聲道喇叭)過去是靠著接到主動式喇叭的擴大機來推動發聲。但似乎因老機子接觸不良或某些其它問題,透過此種方式這支喇叭常常會發出微弱的電噪音,很難控制其音量大小,所以決定拆開這一對喇叭,把主動式喇叭獨立出來自接播放器,而左側喇叭則需另找一台擴大機來推動。

原想在拍賣網站上隨便找一台最便宜陽春的雜牌擴大機,看著看著發現有音響商家在賣擴大機零件自組套件,然後自己就莫名其妙地在 YT 津津有味地看起電路板焊接的教學影片....。

雖然看 DIY 焊接示範影片看得蠻開心,但也掂量擔心自己手工能力不足把電路板燒掉,最後挑選:

  1. TDA7297 功放版
  2. TDA7492P 藍牙功放版

後者是完成品買來接上電源和喇叭即可使用,前者則僅提供散件需自己來完成各電路零件焊接,心想就把 TDA7297 當作新手祭品好了。下單約一週後,商家終於寄來了這兩塊功放版,但有點小失望的是 TDA7297 是已組裝好的成品,自己稍早準備的焊接工具似乎派不上用場。

至於另一台 TDA7492P 應該就是原本打算用於推動舊喇叭的主角,將喇叭線與電源線接上後,手機開啟藍牙接收到這塊板子發出的藍牙訊號( SANWU Audio),配對完成後即順利地將手機聲音透過此功放擴大機與舊喇叭播放。

至於聲音效果嘛,對於”木耳”的我,至少是自接擴大機後這只舊喇叭不會再發出沙啞的吵雜音中規中矩地播放來自手機的串流音樂或播客,這樣我就滿意了。

#littlethings

上週看到了這份以漫畫形式來介紹於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有些地區/國家其政府使用科技追蹤監控工具,如何能不過渡干預侵害民眾隱私等公民自由權利。

one page

漫畫說明所謂的手機藍牙技術應用,如何用於感染者接觸史之追蹤,且不會透露過多當事人的資料或通訊內容,其完整內容在此

我自己是看得一知半解啦,有一批人出來反駁

前 ProPublic 資深記者 Julia Angwin 在新媒體 The Markup 寫了一篇藍牙手機追蹤科技的優缺點整理,大概是我讀到最清楚的一篇。

#reading

上週四重新註冊了 PixelFed。如果說 Mastodon 是開源分散型社交平台裏的推特,那麼 pixelfed 無疑就是開源分散型社交平台裏的 Instagram。我個人不常用 IG,尤其是當自己刪掉臉書帳號一陣子後,再轉而刪除 IG 資料,雖然目前還維持著帳號的存活。以手機照片為分享的社交工具,並不適合自己,先別說生活裏庸俗無聊,就連手機也是相機功能糟糕的二手貨,拍照本身就是少有的行為。

所以 Pixelfed 這種不太活躍個人來去自由,也無支援手機 app 的另類 instagram 或許才更適合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