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pedigree

【编者按】近日,“女孩乘公交被尾随性侵”一事引发关注。后经@长沙警事证实12岁的受害人与网友发展为男女朋友,在与对方多次发生性关系后怀孕,因害怕责骂编造“在公交车上遭遇诱骗后被强奸 ”的谎言。悲剧发生后,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性教育缺失”的担忧。从避而不谈到正视“性科学”,性教育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中西方教育差异何在?

2017年3月一本小学生性教育课本引发争议,让性教育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这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系列教材被家长质疑“大尺度”、“不健康”。最终,这套教材被收回,暂停使用。

但事实上,这套教材并不像家长质疑得那样不堪。它只是在用科学的方式教孩子如何认识自己、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甚至有报道称其为“中国最好的一套性教材”,结果它却难逃被收回的命运。

当西方国家已经将性教育纳入必修课,以坦然的态度让儿童和青少年了解性知识,为什么中国却仍将“性”看作一件羞于启齿的事?为什么性教育的推行在中国依然面临巨大的阻力?

为了更直观地探索中西方在历史沿革中对性教育的关注程度和发展情况,我们借助谷歌图书语料库(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工具来进行考察(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基于520万图书,5千亿单词的语料库生成了1800-2000年间图书的词频图示资料,语料库包括英、法、德、俄、西、汉六种文字,为我们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数据)。

我们用“sexual education”和“性教育”这两个词分别在英文和中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我们可以发现:

关于中西方性教育的讨论和研究都始于20世纪初到1930年这一阶段;而到了1950年到1970年这一阶段,中西方性教育则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西方性教育仍在波动中上升,而在中国性教育的讨论却陷入冰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西方对性教育的讨论都在上升,但相比之下中国的性教育进展缓慢、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

下面我们将对这三个阶段中西方性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

西方:从家庭到学校的性教育

1886年出版的《性心理病》是现代性学的奠基,这一年也被看成是现代性学的肇始之年。1905年,佛洛德的《性学三论》问世,他的学说随着这本重要的著作风行西方,使人们以更加开明的态度来对待性,同时,使性学也在社会上获得更宽容的看待。

1913年,名为《性卫生课》的第一门性教育课程在芝加哥被引入学校,尽管当时很快课程就被禁止,但此后,在一些西方国家向孩子们介绍性知识的任务逐渐从家庭转移至学校。到1920年,40%的美国学校向学生开设此类课堂。

一战后,性病问题日益严重,军方通过制作新闻纪录短片来警告士兵不安全性行为的危险。美国制作的性教育影片“Damaged Goods”就获得如潮好评:“应该强制每一个美国男孩观看该影片”。

该时期,西方性教育趋向多元化和正规化。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办公室已开始发布性教育材料,并开始培训性教育课程的老师。

中国:“西学东渐”的性教育

虽然中国古代没有“性教育”这种说法,但是古人也有自己的性教育。一方面,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要接受性别教育。古代社会对男女交往控制严格,他们要接受诸如“男女授受不亲”等等关于性别等级和角色的教化。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的已婚夫妇会通过春宫画等形式学习“房中术”,尤其在隋唐时期出现了大量关于房中术的著述,性教育一度开放、繁荣了起来。

但在宋代之后,程朱理学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禁欲”之风下,人们的性观念趋于保守,房中术更是被视为龌龊之道。在性的问题上,一方面古人非常看重生殖、繁衍(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方面又在禁欲礼教的束缚下对性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性行为只能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在道德观念里仍是污秽的、罪恶的,对性的污蔑占据了社会的主流。不过,虽然性学内容自此退出了正史典籍,“难登大雅之堂”,但野史和诸如《金瓶梅》之类的小说中不乏对性的描述。

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关于性学和性教育的思想的影响下,尘封千年的性教育大幕被掀开了一角,性教育这一概念真正在中国被提出和讨论。一些有着海外经历、思想开明的人士在中国宣传性学和性教育,号召打破性的神秘主义和禁欲的传统思想。1912年,陆费逵曾在《教育杂志》上撰写《色欲与教育》一文,批评对性的过分压抑,主张对性的积极引导,这算是近代中国提倡性教育的最早论述。

不过,更完整意义上的性教育还是从20年代开始在中国传播起来的。1921年,美国性教育倡导者桑格夫人来华演讲,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第二年,商务印书馆翻译并出版了桑格夫人的《家庭性教育实施法》,主张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性教育,不要将性神秘化或者说假话,这是中国第一本具体讲述性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书。1925年,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潘公展所著的《巴哥罗的两性教育观》,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巴哥罗的性教育观点进行介绍。

1923年,《教育杂志》出版了《性教育专号》,发表了13位作者的文章,其中包括盛朗西写的《性教育在新学制课程中的位置》。1925年,在商务印书馆发行的100种教育丛书中,有5种专门讨论性教育,包括《性教育概论》、《性教育的理论》、《性教育与学校课程》等等。

史海一隅:“周氏三兄弟”与性教育

在中国性教育的开拓上,鲁迅(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这三兄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鲁迅自己原是学医的,他早年在浙江初级师范学堂教授生理学时,就向学生讲述关于生殖系统的生理知识。他认为给学生讲生殖知识有好处,但是要规规矩矩地讲,不要嬉皮笑脸地讲。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在其散文中多次提及性教育,他曾在《重来》(1923年)一文中写道:“现代青年一毫都没有性教育,其陷入旧道学家的窠臼本也不足怪,但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不幸罢了。”而鲁迅的三弟周建人则是中国提倡性教育的先驱之一。他除了给上面说过的《家庭性教育实施法》写过序言外,还自己著有《性教育》一书,论述了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重要和性教育的问题。此外,周建人还翻译了《性与人生》、《性与遗传》等外国著作。

当然,传播和讨论性教育的过程免不了争论和对立。比如编撰《性史》一书的张竞生教授就曾经被批评为“假借性教育之名,而大宣传纵欲主义”。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像性教育要不要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男女生要不要分开讲授、性教育要不要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是由校医来讲还是由教师来讲等等都引发了一些争论。

总的来说,中西方性教育的发展都在20世纪初到1930年代这一阶段起步,中国性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性学思想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性教育的任务逐渐从家庭转移至学校,并且趋向于多元化和正规化。而中国的性教育先驱们勇敢地向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压抑的性观念发起冲击,希望通过性教育,打破性的神秘主义,预防性病的流行,革除与性有关的社会恶习。

西方:“性革命”下的解放思潮

20世纪50年代开始掀起一轮性革命,“性解放”、“性自由”的思潮在西方国家兴起,各国对性教育也持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各欧美国家中,瑞典的性教育发展最为迅速。1933年,瑞典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教育组织(Swedish Association for Sex Education)。1955年,性教育在瑞典全国的学校中成为必修课。1966年,瑞典又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1967年,美国“全国学校委员会联合会”和“美国学校管理者联合会”也通过决议,呼吁推行中小学连续12年的性教育。此后,德、日、英等西方国家纷纷在中小学开设了性教育课程。

但随着性革命的推进,西方社会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少女早孕、性病蔓延、心理创伤等现象大行其道。此时,性教育也受到强烈的冲击。

中国:“无性文化”下停滞的性教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起初关于性教育的努力还在继续。在当时,一些前苏联的性教育通俗读物被译为中文出版。但好景不长,5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基本没有提及性教育的出版物,中国的性教育发展基本停滞。

文字方面,有些50年代的革命文学中带有些许性描写,到了60年代再版时,这些性描写就会被全部删去。1972年版的《新华字典》将“娼”、“妓”、“嫖”、“姦”、“屌”等等字通通删去了。虽然反性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是中国的人口却在那个时候急速增长。

小结:到了1950年代到1970年代这一阶段,当西方的性教育正在“性革命”的推动下蓬勃发展时,中国的性教育却陷入了停滞。

西方:从“性科学”到“性文化”

在70年代美国保守派上台,学校的性教育课程成为一些父母攻击的对象,他们将青少年的不当性行为、早孕堕胎等归结为性教育。1981年,里根推行了青少年家庭生活法案,并拨巨款扶持宣扬禁欲的性教育项目,可以说该法案是对现代性教育课程影响最大的法律之一。

80年代初,艾滋病的发现和广泛流行,让人们处于极大的恐慌之中,西方性教育也进入保守时代。人们以一种更为严肃的态度对待相关系,把性爱更多与责任相结合。在这一背景下禁欲的性教育兴起,在美国,禁欲成为中小学性教育重点;英国政府大肆推行“无性之乐”运动,试图通过引导青少年保持贞操以降低少女怀孕率。实际上,2008年研究表明:接受综合性教育的青少年,比只接受禁欲教育的青少年怀孕率低60%。

目前,很多国家的性教育更加普及,教育形式丰富多元,教育内容开放而大胆。他们非常系统且细腻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性的卫生教育、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并不断寻求性教育立法和制度上的进步。1970年代以来,西方的性教育重心开始“从性科学教育(以性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为基础)逐步转向性文化教育(以性作为人格的组成部分为基础)。”

中国:重获发展但道阻且长

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经济上打破了以往的限制,性学研究和性教育事业也迎来了破冰和发展。1982年,吴阶平教授主持编译了《性医学》一书,促进了性教育的开展,同年他还主持了全国首届性教育研讨会,1985年他还举办了全国首届性教育讲习班。1988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通知》。2002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展开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这标志着学校的性教育在我国获得了正式的法定地位。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小学1-2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孕育生命”、“成长的基本知识”和“我从哪里来”等知识;初中7-9年级学生应该能够“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不过,尽管80年代以来中国的性教育取得了难得的发展,但是相比于国外的性教育事业还是有很大差距,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不断暴露出来,中国的性教育发展道路仍旧是“道阻且长”。目前中国的性教育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第一,性教育本身欠缺经验和专业性,例如上图中一本名为《中学生科学性教育》的教材公然声称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女性“下贱”、“堕落”,将性行为描述成“女性献出身体”和“男性对女性的征服”。第二,传统的性保守思想给人们造成文化惯性,使性教育的开展面临很大阻力。像文章开头提起的新闻事件里,学生家长就认为不该对小孩子进行性教育,引发社会争议。第三,在普遍的应试教育压力下,性教育这一类素质教育课程经常会被挤占或取消,真正的性教育方案难以落实。第四,目前的性教育仍停留在讲解生理卫生知识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律的传授。

总的来说,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性教育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取得了难得的发展。但是相比之下,西方在经历了“禁欲教育”的试错和总结后建立了侧重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律的综合性性教育体系,而中国的性教育发展仍然面临很大的阻力,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

结语

中国的性教育工作在西方的影响之下起步,虽然在历史的夹缝中挣扎着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相较于西方性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的性教育工作仍处在蹒跚学步的阶段。随着社会和人民思想的不断开放,中国性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更大的挑战和阻碍也频频出现,成为难以清除的“绊脚石”:

1、思想开化、制度保守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是思想解放的三十多年。在以前,性是污秽、羞耻的字眼,人们会刻意回避它,而今天,人们可以公开、主动地谈论性,这是“一场性革命”。但从性的极度保守转向极度开放,中国人和社会、法律都还没有足够的准备来迎接性自由和性权利。

2、需求旺盛、供给不足

中国的性教育是零散的、片面的,被简单地异化为青春期性教育,对其他年龄段人群往往是不涉及的。但实际上,传统性保守思想的文化惯性对世人仍然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成为性教育开展的一大阻力。因此,中国的性教育也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个体的生理、心理 特点,制定阶段化的培养目标、教育大纲和教育计划,从而保障每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能接受到适合自身需求的性教育。

3、内容贫乏、价值单一

如果说性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种族延续的需要,那么性教育的存在则是为了使这种延续变得更优化、更完满。因此,性教育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生理卫生知识的讲解,需要更注重性道德、性伦理和性法律的传授。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当前的性教育并没有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变化,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中国的性教育如欲在短期内取得长足进步,必须关注性教育的国际发展态势,并切实将这些成果引入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我国性教育现状的历史原因分析[J]. 学理论,2011,(24):176-177. [2017-09-30].

【2】詹文都. 启示录:现代西方学校的性道德教育[J]. 中国青年研究,2001,(02):75-76. [2017-09-30].

【3】阮芳赋. 近现代中国性教育的发展史略[A]. .性与性别研究(第3辑)——学校性健康教育[C].:,2011:19.

【4】胡佩诚. 瑞典性教育的经验与启迪[J]. 青年研究,2001,(08):43-49. [2017-09-30].

【5】李东风. 中西方性教育的历史发展对我国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启示[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2):147-149. [2017-09-30].

【6】梁燕芳. 美国性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启示[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7):275+281. [2017-09-30].

【7】苏红,任永梅. 对我国性教育的历史追溯、比较分析及其反思[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5):13-16. [2017-09-30].

【8】毛海波. 国外性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性教育的启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3):108-109. [2017-09-30].

说在前面的话

这两天有条热搜,看得我很难受:

#重庆一男子多次强奸女性#

一个叫 @Vicky 的女青年,发帖曝光自己被强奸的经历,震惊了全网。

概括一下这个事吧:

Vicky 被男子罗某诱骗,带去宾馆强暴。事发后,她不敢报警,而是说服自己爱上了强奸犯。

和罗某恋爱期间,她又被对方用裸照长期威胁,并被多次强暴。

在彻底认清对方真面目后,她决意发帖曝光。

这条微博一发出,就收到了43.7万人转发,11.9万评论。书单君相信,警方很快会调查清楚真相,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但这件事里让我最心痛的,是 Vicky 那句“我强迫自己一定要努力爱上他,因为越爱他我的痛苦程度就越轻”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受害人出现类似的心理了。

为什么这样的事,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为什么受害者不敢报警,不敢告诉身边的人,甚至还要强迫自己爱上施暴者?

今天的文章,来自书单团队的主笔林小喂。她不仅对这一现象早有观察,而且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她告诉我:

“我经历过一些类似的事,虽然程度轻得多,但我也许更能体会到她们的内心。”

以下,是林小喂的自述:

以及她想告诉所有年轻女性的话。

无处不在的性羞耻

活在“性羞耻”里的女性很少有人会经历 Vicky 那样的遭遇。

但我相信,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一些权力不对等的时刻。

我小的时候,有次放学回家走在路上。

迎面突然开过来一辆摩托车,车上的人一边放肆大笑,一边猛地伸出手,抓了一把我的胸,然后就开走了。

而我整个人愣在原地,除了痛,唯一的感觉就是脸发红发烫——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了。

那天回家后,我没告诉任何人,我爸、我妈、老师、同学,都没有。

只是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一个人再在那条路上走。

尽管事后,我再也没碰到过那辆摩托车。但从此,我对陌生异性就很警惕,和男性单独相处也总是不太自在。

后来我常常想,如果当时我不是被袭胸,而是其他身体部位被打了一拳,我会怎么做?

我会不会也这样耿耿于怀?

答案是:不会。

谁要是打了我,我可能当场就打回去了,最怂也会哭着跑回家告诉爸妈。

因为一个人受到侵犯时,反抗才是求生的本能。

可是为什么换成被人袭胸,我就好像被电击了一下,石化在原地呢?

是什么力量绑住了我,让我无法动弹?

即便是事后也忌口不言,就好像那天是我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我不是唯一一个有类似体验的人。

很多年后,当我说出这段经历,身边的朋友居然纷纷附和,表示自己也遭遇过:

坐公交车被变态老头猥亵;

上公共厕所被偷看;

寝室外出现“露阴癖”……

简直太多了。

是的,性侵不单指强奸,用任何带有性色彩的冒犯、伤害他人的行为,都是性侵。

它不是什么猎奇故事,它离我们并不远。

在 Vicky 曝光自己被强暴的经历后,一件让人更震惊的事发生了:

一时间,20万条私信像雪花一样向她飞来:

20万。

这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我无法想象,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女性也曾遭受、或正在遭受性侵?

为什么女性们宁愿把秘密,告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也不愿告诉自己身边最亲的人?

东亚耻感文化

这种束缚我们的力量,叫做“耻感”。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东方文化的一种概括。

在这种文化下,我们会非常在乎别人对我们怎么看、怎么说、怎么评价。

如果不是有过小时候的体验,我可能也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被强暴了不报警,还要跟强奸犯处对象。

但经历过的人,都会懂。

Vicky 说,“我强迫自己爱上他,因为这样我的痛苦才会减轻。”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房思琪。

她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的主人公,是林奕含笔下的13岁少女。

房思琪被老师李国华诱奸后,同样无处倾诉,于是决定爱上老师:

“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

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这种心理,是很多人口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却是她们当时能想到的、唯一的自救方式。

因为至少,它能暂时消除内心的耻感。它用一种貌似符合“三从四德”第二从的“出嫁从夫”,掩盖了自己被性暴力伤害的事实——而这一事实又仿佛在受害者身上打上了“荡妇”的淫纹。受害者以一种精神胜利的心态,强行说服(读作“欺骗”)自己是所谓的“贞妇”。

Vicky 说,她本来打算一辈子都不说出“这段羞耻而屈辱的经历”。这次曝光,是已经做好了“被毁灭”的准备——

被毁灭。

多么可怕的词啊。

到底是谁,让我们觉得,一旦这段经历曝光,就要被毁灭呢?

这种耻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权制的性道德的泛滥,和为达到这一目的对真实的性知识的垄断。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她会告诉你,“从天上掉下来的”“垃圾堆里捡来的”“胳肢窝里生下来的”。

大人们用玩笑话跟你打趣,但很少会大大方方地认真地和你谈论性。

那个在公交车上被猥亵的朋友告诉我,事发后,她曾哭着回到家告诉奶奶。但奶奶的反应,是沉默。

大人们也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个问题,所以就假装问题不存在。

房思琪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的回答是, “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

是这些所有的行为,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跟我们传达了一个信号:好女孩是不该谈性的。换句话说是,未经家族、社会的“授权”(这些“授权”具体现为各种守贞道德文化),女性是不配拥有性生活,没有资格自己选择配偶的, 甚至连了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权利都没有,因为她们不被认为“需要”性,没有性和生育的权力。

所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乖顺善良,我们好好学习,不“早恋”不抽烟不喝酒不烫头,更不会谈性。

然后在成长的某个时刻,碰到一个强奸犯,被他一口咬住脖子,狠狠不放——

因为他太容易闻出猎物的气息了,而倒霉的是,你就是他识别出的“那种觉得处女膜比断手断脚更难以复原的小女孩”。

用微光点亮微光

所以, Vicky 这件事后,很多人热心地说:

你不要怕啊。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啊,要学会保留证据……

但我会觉得,如果我们不消灭这套耻感文化,以及运作这套耻感文化的社会环境,那么东亚女性就很难有勇气,可以在第一时间用最合适的方式保护自己。

再说一件事,同样是我的真实经历:

2018年,我在杭州一家迪卡侬换衣服时,看到隔壁试衣间地上,居然有一面镜子。我一看,它就缩了回去(因为是隔断式的移动试衣间,底下缝隙很宽)。

下一秒,传来了隔壁开门而出的声音。

因为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我第一反应是先穿好衣服。边穿边怀疑自己:

会不会看错了、想多了、搞错了怎么办?……

问了在外等候的朋友,才知道当时隔壁真的有一个男的,神色慌张地逃走。

于是我们去找商场调监控,但一时找不到,又是商场关门的时间,就迷迷糊糊地打车准备回家了。

可是回去后,我越想越难受,这才想起打电话给一个当警察的堂哥。

堂哥告诉我片区派出所的名字,然后说:

记住,遇到这种事,就要第一时间报警。

但问题是,最难的就是这个“第一时间”。因为事情真正发生的那一刻,你的脑子往往是混乱的。

被性侵的羞耻与错愕,还有很多很多的自我怀疑:

会不会是自己看错了,想多了,抓错人了,报警了会有用吗,警察也帮不了我……

但在他的鼓励下,我报了警。

后来就是去派出所,做笔录。

警察很用心地受理了,还说这种事很常见,说自己也有一个女儿,跟我一般大,所以他最痛恨这种事。

那天晚上折腾到了凌晨1点,但回到家后我感觉一身清明,好像自己更自由,更有力量了一些。

我不害怕了。

因为他们,让我消除了耻感。而我的行动,又让我找回了一种掌控感。

是啊,凭什么我们被人偷走了东西,会立马报警。

被性侵犯,却还要反过来被他威胁?

施害者不觉得自己有错,反倒是受害者总是反省自己,看轻自己,这不是很荒谬吗?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别人。

我们身体是美好的,性也是美好的,脏的是他们,强奸犯,偷窥犯和露阴癖们。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遇到了性侵,那也不是我们的错。

只有当我们把它看成像“被混蛋打了一拳”一样,把性侵犯和一般意义上的暴力侵犯看成相似的事情,才可能第一时间回击。

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有这样,女性才真的可能在被性侵后,第一时间报警,保留证据,包括穿的衣服、床单、体液、指甲缝里的皮屑,而不是觉得自己很脏,然后一遍遍洗澡,冲掉一切。

即便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派出所寄来的信,因为监控识别不出人脸,所以结案了。

但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它以这封信的形式,在我的生活里彻底画上了句号,没留下一点遗恨。

我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感谢当时陪伴我的朋友、家人和警察。因为他们,我的这段回忆是温暖的。

熊浩说过,很多人害怕发声,其实本质上是害怕孤独。

我们害怕说出来之后,不仅没有得到支持,还会被围攻被指责被羞辱。

害怕举起火炬,在旷野举目望去,这真的是唯一一个火炬。

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别的,而是每个普通人内心,对性犯罪最普通的认知,更是诞生了这种合理化强奸,歧视性侵受害者的黑白颠倒的世界。

我们的火光很小,但会吸引更多的微光,照亮更多的微光,这种光才能驱走阴霾,赶走豺狼。

愿这个世界,不再出现下一个房思琪。

“弑母”这个词,沿用自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术语。如果说文解字似地逐字翻译:“弑”就是斩断,“母”就是与母亲的共生关系。连起来念就是:斩断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妈妈是成年人,她需要为她自己的幸福负责,孩子无需为此背锅。

可是孩子若不再承接母亲的情绪痛苦,偶尔会有无法再控制孩子的母亲真的死掉,而更多的是,人潜意识中觉得母亲会死掉 —— 这是固结在婴儿期的投射 —— 我离开母亲,我会死掉,所以,母亲离开我,她也会死掉,我们要纠缠到底。

所以这个词远远看上去就一副凶暴的样子。

展开全文

01 精神“弑母”的意义

新生儿需要与母亲浑然一体的亲密,小婴儿需要在能闻到母亲味道的房间里,确认母亲一直在,能及时回应自己,才会安心生长。如果母婴严重缺乏有效呼应,可能成年后依然追求“我离了你活不了,你离了我也不行”的共生关系,误认为那才是够浓度的爱。

幼小的孩子,无条件地爱着父母,离不开父母,否则无法生存。所以这种“共生”的追求最容易在孩子身上实现 —— 父母让孩子成为自身意志的延伸,告诉孩子“我才知道怎样对你好” —— 窃取了属于孩子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人生命的初期,也就是孩子最需要妈妈的时期,却鼓励母婴分离。然后呢,又对孩子越长大越控制。我成年以前看红楼梦,一直觉得王夫人和宝玉的母子关系很拧巴,说不清但就是让人不舒服。后来自己当了妈,才知道把婴儿期把孩子交给乳母、幼年和青春期交给祖母抚养,对母亲的伤害是巨大的。痛苦和愧疚就会转化为控制,比如把任何她觉得会带坏宝玉的丫环赶尽杀绝,给他安排自己认为最佳的妻子人选。然而这对母子精神上完全是疏远、客气的。宝玉从来没有跟王夫人推心置腹地交谈过,倒是凶神恶煞的贾政,对宝玉的才情和审美有深藏内心的欣赏和共鸣。

这样长大的孩子,必须主动弑母,也就是停止努力从母亲身上得到依恋关系,才能拥有成年人正常的亲密关系。他们在和母亲的关系里,往往承接了来自母亲的投射,并习得了这种模式,然后在和妻子的关系、子女的关系里,投射给妻子和子女。“弑母”是改变这种关系模式,重建一种新的关系模式。

而在另一些传统文化中,比如在欧美,也许与它独立的历史有关,它有“弑母文化”:父母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父母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允许孩子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精神弑母,才能展翅翱翔。

02 “愚孝”和“厌女症”的心理动力

弑母,是成人必经步骤。

弑母指的是:不为母亲的情绪痛苦负责,允许母亲过她选择的人生,哪怕充满恨和苦;允许自己和母亲的命运不同,允许自己轻松幸福丰盛。

未能弑母的男人,行为上似乎是好男人,骨子里却是厌女症,抗拒跟女人有真正的情感交流亲密链接。未能弑母的人,孝敬父母的行为背后常常是要改造父母。

那些愚孝的孩子,那些经常为父母过度付出的孩子,表面上看,他们是特别孝敬父母,特别爱父母。其实他们做这一切牺牲,做这一切付出,内心都是在等着父母对自己说一句:对不起,我们错了。

但可悲的是,愚孝的孩子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在等父母向自己认错。他们反而会拼命地美化父母,把父母歌颂得很伟大,歌颂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

为什么他们要拼命美化父母呢,就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对父母的恨。这是扭曲的结果就是,最终通过各种无谓的牺牲和付出,让配偶、让孩子等周围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没有人愿意接近的“怨圣”。

一些骨子里的厌女症,他们不会直接表达对女人的厌恶,甚至时常反向形成表达对女性的同情理解,貌似愿意照顾女人,容易收获好男人之名。

他们是未完成弑母情结的男孩,女人在他们眼里总是不愿自我负责,永远都在要求男人承担自己所有情绪和人生不幸,所以能量上对女人封闭,抗拒真正亲密。在隐蔽厌女症身边,女人最大的感受是孤独,总被评价为不懂事。

灵魂深处,男人女人都渴望亲密,但童年未完成弑母的男人,最渴望的是自由远离妈妈不用为妈妈的感受负责,当妻子被投射为妈妈,情感上被厌恶隔离。

成年人需要亲密关系中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对方感受,从彼此感受中认识自己,改进沟通方式增进亲密。

而未能弑母的男人拒绝表达自己的感受,拒绝倾听女人的感受,因为那意味着被情绪化的母亲吞没。所以归根结底,那是一个小男孩,不适宜谈恋爱。

比如一个妻子年轻漂亮妩媚曲线撩人,却经常被出轨的老公讲“你一点都不性感我都不愿意碰你。”女人被催眠得越来越自卑不知所措。

其实她老公的情人未必有她性感。未完成弑母情结的男人,通过跟性感女人谈恋爱,来表达对妈妈的背叛。可是一旦结婚,又不可避免地把妻子投射成妈妈,把其他女人投射成性感对象,于是再次叛逃妻子。

精神独立的男人,是完成弑母的男人。他知道,母亲的幸福与否并不是由他掌控和负责的,母亲的情绪与他无关。

这样的男人能够在亲密关系中敞开分享交流感受,接纳女人的喜怒哀乐。不会认为女人的情绪是对他的否定和吞噬,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精神独立的女人,是不再将幸福与否寄托在关系上的女人,是自我负责的女人。她追求幸福不再绕弯子:我直接去创造我的幸福,为我的人生负责,有好的亲密关系是锦上添花,没有亲密关系也照样丰盛。

这样的女人,是美好的珍宝,天然免疫精神不独立的封闭男、妈宝男、渣男。

03 如何帮老公摆脱他与婆婆的共生关系

读者提问:李雪老师好,我老公就是你说的未能弑母的的,他看上去稳重老实,尊重和理解女性,可是每次一起出去玩都是失望而归。

他确实有一个长期悲伤抑郁的妈妈,他从小就很懂事很努力,我该怎么帮他完成心理弑母,否则我也会很痛苦。

李雪回答:弑母是你老公自己的功课,你无法帮他完成。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自己成长。

怎么让自己成长呢,让自己成长为自我负责的人,哪怕一个人出去玩,也能玩得尽情尽兴。

你老公会投射你是跟她妈妈一样的人“抑郁低落等着他来哄,只有被哄着才能开心点”。那么,打破他的投射,就让自己一个人活出精彩,直接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不需要有他陪伴。直接去实现你的目标,不需要有他温暖的鼓励支持。

当你一个人也能活得精彩,你老公越来越无法把你投射成他抑郁无助的妈妈,那么这时候可能发生两种情况:

一是你老公醒悟了,可以跟你共同创造体验丰盛的生活。二是你老公要继续忠诚于苦难的妈妈,继续对女人关闭情感,那么你们的关系会自然结束,你遇到的下一个人,会是能够有情感呼应能力的男人。

胡大曰:

以前我也觉得自己的父母有很多我接受不了的神逻辑。现在我是奔四的人了,对社会和人都有了更多的理解。我发现很多本来觉得荒诞的事情,其实都有其潜在的逻辑。只不过这些逻辑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罢了。

你要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仅仅就在20年前,小农经济还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主要生活方式。而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式的家庭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的。你要知道,我们的父母,即使已经脱离农村和农业生产多年,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思想上依然是小农。

展开全文

小农经济是什么样的呢? 在古代农业社会,你和你老婆两个人从你爹那里继承了瓦房一间几亩薄田,收成仅能糊口。你要怎么样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读书走科举路线? 别逗了,即使是在科举发展顶峰的清朝,秀才占人口的比例也不超过万分之二,举人进士就更不用说了。你爹要是没点家底的话,你连字都不会认识,更别说走科举独木桥了。练武走军功路线? 更别逗了,所谓“穷学文,富学武”,你家要不是当地豪强的话,治世你就是大头兵,乱世就是炮灰。

在小农经济中,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唯一能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就是,哐哐哐哐连生五个儿子五个女儿。

那年头孩子又不用考大学上补习班学钢琴,五六岁就能帮家里干活了,饲养成本不过就桌上多加一双筷子,粥里多加一碗水罢了。等孩子们大了你就牛逼了啊。家里妥妥的五个壮劳力,要干活能开荒,要打架谁也不怕,五个女儿嫁出去又多了五个亲家,你说还要给五个儿子娶媳妇? 你有五个儿子,彩礼嫁妆帐上还能吃了亏了?

最重要的是,这五个儿子都是给你干活的,只用管饭,工钱都不用给,用儿子干活比雇工人干活划算多了。到了儿子再生儿子,你孙子也成了壮劳力了,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唯你独尊,谁能不羡慕你?在古代农业社会,孩子就相当于一个大牲口,制造成本几乎为零,出把子力气就可以了,抚养成本也很低,回报可要高的多,生个孩子比买头牛可划算多了。

理想的中国家庭的发展方式是,你从你爹那里继承到了五亩地,你和你老婆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女儿,儿子长大成了壮劳力了有了剩余价值,你再拿剩余价值去换更多的地,若干年后你就有了三十亩地,有五个壮劳力给你干活。儿子还会生儿子,你活的时间越长,你掌握的财富就越多,你的日子就越好。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都认为子孙满堂的长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等你挂了,你的儿子们分家,一人分六亩地,整体社会财富得到了增加,再来下一个轮回。在小农经济中,你能见到的农村富户,绝大多数都是这么来的。

在小农经济社会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多生孩子,通过剥削孩子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财富积累,是唯一可行的上升通道。你和你的儿子们实际上存在一个契约,就是你把他们生下来,把他们抚养成人,他们给你免费打工直到你死。然后分掉你的遗产作为回报。然后他们掌握了生产资料,转过头去再去剥削他们的孩子。但这个契约是不能明说的,因为这个契约存在一个明显的BUG,那就是你活的时间越长,你的儿子们就越吃亏啊。

你的孩子们是你最重要的财产,但人毕竟是人,不是土地也不是牛马,人是会有自己的念头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你最担心的是你的孩子们不听你的话啊。你会担心你还没死呢,他们就开始挑战你的领导权了。你会担心你还没死呢,他们就要离开家过自己的生活,那相当于你损失了一头大牲口啊。然而你越来越老,你的儿子们越来越强壮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你不可能再像他们小时候那样用揍他们来控制他们了,那怎么办? 只能通过洗脑呗。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基础。中国古代社会选择“孝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原因是,古代中国政府需要维护这一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为什么要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啊?因为要维护父母不容置疑的权力啊,不然你娃质疑你挑战你的权威怎么办啊。为什么要说“父母养育之恩大过天”啊?因为要让你的孩子从小就认为他们欠了你的啊,这样你才好管理啊。为什么要说“父母在,不远游”啊? 因为你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了,结果他TMD远游去了,家里活谁干啊?我还剥削谁去啊?为什么要推崇“埋儿奉母、卧冰求鲤”这种明显的神经病行为啊,因为剩余价值要给父母啊。为什么要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啊,因为要明确父母惩罚子女的合理性啊,不然怎么高效管理啊。

你要懂得一点,小农经济的核心秘密是,财富积累是父母通过剥削子女的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这是整个社会运转的基础。在小农经济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主要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两个阶级的关系,可以类比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我不能说在小农经济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就是完全没有爱的,生育之爱毕竟是动物的本能,但在“孝文化”中,这种本能的爱往往被利用来强化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小农经济是整个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稳定是小农经济稳定的基础。“孝文化”是为了维护家庭稳定的工具。可以说大部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的管住你儿子,为了让你儿子更听你的话。因为只有你儿子听话,你才能剥削他,这个经济体系才能运转下去。为什么孔融就是大嘴巴的说了一个“父母无恩论”,曹操就非要杀他不可? 因为他这是在挑战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基础,说起来这比谋反罪还要大。父母剥削子女是中国小农经济的秘密,谁都不能说出来。这个秘密被包装在”孝文化“之中。

除了写在书上的“孝文化”以外,中国父母还有很多共同的“习俗”。这些“习俗”就是这个问题下很多答案中的“难以理解的神逻辑”。这些“习俗”能够影响如此深远,原因在于这些“习俗”都是有助于父母更加有效的控制子女的。

为什么你的父母总要贬低你? 因为需要降低你对自己的心理评价,人对自己的心理评价越高,就越不好管理。必须要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只能依赖他们生存,这样你才能更听话。

为什么你的父母总是忽视和否定你的感受和想法?因为不能让你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啊,你要是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那肯定就不好管了啊。所以要告诉你你的感受和想法都是错的,都是假的。你不要有感受,也不要有想法,只要听话就好。

为什么你的父母总是在外人面前揭你的短?因为必须要降低你的自尊啊,人的自尊心越强越不好管啊,自尊心越低的人就越好管啊。

为什么你的父母总要逼你干你不愿意干的事情?这是在明确自己对你的统治地位啊。你越不愿意干的事情越要逼你干,这样才能让你明白到底谁说了算啊,次数多了你就会习惯性无助啊,他们让你干什么你都会服从啊,因为你知道反抗是徒劳的啊。

很多父母不一定懂得这些“习俗”的心理学原理,但他们发现其他人都是这么做的,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对待他们的。所以他们也这么做,做着做着就发现甜头了。这么做了之后,管起孩子来轻松多了。

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孩子听话。一切你看起来难以理解却又广泛存在的神逻辑,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在农业社会,一个合格劳动力的第一要求是要听话,其次是身体健康。有没有知识,聪明不聪明那是不重要的。有自我意识,有思考能力,有感情,有个人追求,这些都是负面因素。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小农经济社会开始瓦解。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有两个变化对小农经济式的家庭冲击最大,首先,在小农经济中,土地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掌握在父母手里的,孩子必须耕种父母的土地,被父母剥削。现在,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父母无法通过控制生产资料的方式来控制孩子了,你剥削不到你孩子了。其次,在农业社会,制造一个合格劳动力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小孩子五六岁就能帮家里干活回馈家庭了。而现在,你要想制造一个合格劳动力,成本是非常高的,二十几年后他能考自己在社会上自立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剥削自己的孩子来累积财富就不再是一个经济的方案了,所以生育率持续下降。

中国社会的变化太快了。大多数人,尤其是父母那一代在改革开放前已成年的人,都是落后于时代的,中国的”孝文化“太强大了,而人要想挣脱环境是很难的。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还是小农经济家庭的行为方式,所以会和他们的子女产生冲突。当代年轻人遇到的绝大多数家庭问题都是因为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小农经济文化之间的冲突。如果退回二百年前,作为子女的你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县城,除了在家种地以外不可能找到其他的谋生方式,你是不会觉得你的父母难以理解的。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家庭关系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小农经济中,子女是一定要给父母带来经济回报的。而在当代,很多父母已经能够意识到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期待子女带来经济回报是不现实的,但他们依然期待子女给他们带来精神回报,比方说学习成绩好,工作成功,早点结婚,完成自己想完成却没完成的心愿等等,好让自己觉得有成就感,有面子。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他们也会试图控制子女,让子女听话。以前做父母养孩子都是养牛,期待经济回报。现在养牛的少了,养宠物狗的多了。但宠物狗也得听话啊。所以神逻辑依然广泛存在。

在我人生的前三十年,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给我造成了很多痛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最近几年我才慢慢明白过来,真正的矛盾在于,我想当人,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他们认为我应该当牛或者当宠物狗。在这段关系中我曾经非常痛苦,他们也很痛苦,觉得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随着我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我逐渐理解了我父母的想法,我理解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神逻辑“。我并不认同他们,但这些理解帮助我更加清晰的审视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帮助我更加理性的处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想明白这些道理,虽然有点晚。

所以我写下这篇回答,将我的想法分享给与父母相处同样有困惑的朋友。很多中国人都想做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拥有独立意志,为自己生活。而你与你父母之间的问题,很可能在于,你父母并不这么想。其实你可以尝试问问你的父母,”你们生我是为了什么?“,看看他们是否能够直面这个问题。通过他们的回答,你也许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你与你父母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合理的处理家庭问题。

=======================================================

有很多评论说我的回答思路清奇角度刁钻的。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养孩子是一场交易”在小农经济社会里应该是常识,”养儿防老”这句话人人都知道,你自己养儿是为了防老,你爹养你是为了什么难道你真的心里没点B数?各位觉得“父亲生儿子是为了剥削儿子”这样的观点很新奇,是因为大多数年轻人并没有在真正的小农经济社会里长期生活过,并没有真正参与过小农经济社会的核心经济活动。如果你真的生活在小农经济社会里,年纪稍长,你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了。所谓“父母的苦心,等你长大了就懂了”,的意思并不是“等你长大了你才知道父母养你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为你好了”,而是“等你长大了你才知道父母为什么要控制你,而你必须用同样的方式去控制你的孩子才行”。

“孝文化”的影响之所以源远流长,一方面是利用了未成年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依赖和信任,必然有效。另一方面是保护了所有人的期望利益。你小时候傻,觉得“孝”是天经地义的,心甘情愿的被你的父母控制和剥削,等你长大了,明白过劲了,你是不会戳穿这个谎言的,因为你也有自己的孩子,你知道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对你来说最有利的选择是维护这个谎言,反过头来剥削自己的孩子。在小农经济社会中,质疑“孝文化”会侵犯所有人的利益,会人人喊打。

我之所以反对“孝文化”,首先因为这是一个坏的游戏规则。在这个游戏规则下,越是相信和践行“孝文化”的人越吃亏,而越是不相信这个规则,但是却要求别人”孝顺”的人越得益。这个规则逼的人不得不虚伪,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家庭往往有那么多“神逻辑”。然后我在前边也提到过,“孝文化”的基础,小农经济体系在中国已经基本瓦解了。在小农经济社会中,你维护“孝文化”的原因是,虽然你知道“孝文化”是假的,但你依然会选择至少在形式上孝顺你的父母,通过维护“孝文化”的合理性,你可以剥削你自己的子女找补回来。你对“孝文化”维护的越好,你的子女明白这件事明白的越晚,你的收益越大。但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再维护“孝文化”,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现代和以后,要想剥削自己的子女是越来越难了,你又不掌握生产资料,你自己的子女是要被资本家剥削的。

在当代社会还在弘扬“孝文化”的父母,是在尽最后的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向他们自己的父母尽了孝,终于他们的子女成年了,想要享受自己的收益了,突然发现社会变了,自己种了好多年的桃子被别人摘走了。这肯定不甘心啊,但也只能多忽悠子女一天算一天。所以现在的老人内心焦虑的非常多,一辈子的希望就是老了享儿孙福,熬了这么多年,最后泡汤了啊。

有很多评论批评我考虑问题的时候只谈利益不谈家庭感情。然而正相反,正是因为我重视家庭感情才写这么多字抨击“孝文化”的。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爱与信任本来是天然的,我想没有子女天生不爱父母,天生不爱子女的父母也不多,这本来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最真实的感情,但在小农经济生产关系中,父母和子女在经济利益上成为了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成为了对立的阶级。为了保障剥削阶级的利益,“孝文化”利用了子女对父母天然的爱与信任,鼓励父母控制和剥削子女,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变成了维护剥削关系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了,只剩下了枷锁,这不是真正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转自:https://bu2021.xyz/t/topic/24250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在如今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再生产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再现和发展,不仅包括基础的生产所有制再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者的分离,即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制)、也包括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再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集中表现为剥削压迫有理,革命造反无理)、分配形式再生产(工人生产的产品由资本家无偿占有),而生产关系再生产又具体表现为阶级意识和阶级的再生产。

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体现

1.家庭

家庭是每个人最先接触社会的地方,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在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阶段,对其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阶级社会,家庭带有阶级的属性,会通过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和家庭观念给人打下阶级的烙印,进行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再生产。

展开全文

孩子不听话你会打孩子吗?一般人的反应是不听话当然要打,也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种说法。打孩子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甚至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认知。但要看到,这种所谓的打孩子为名的棍棒教育实质是是父母对孩子的压迫,尤其是在孩子反抗这种教育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体现的是阶级社会的社会教育,是阶级社会阶级压迫的外化。

在阶级社会,产生于私有制基础的剥削压迫有理观念伴随着统治阶级千百年来对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敢于反抗统治者的暴动起义都会被统治阶级无情镇压和起义成功后皇帝轮流做的历史现实,这种独立的观念对于被统治阶级,已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文化和观念。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取得优势或者是能够掌控的人,自己的孩子和弱者,就会自然的模仿统治阶级那一套,认为剥削有理,治不了统治阶级还治不了你?斗不过地主资本家还斗不过你?以满足他们的统治阶级的自我代入的幻想。阶级压迫正是反映着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贯彻其统治意志的体现,棍棒教育也正是反映着家长对孩子贯彻自己的意志(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阶级压迫和阶级烙印的体现,而孩子长大后在这种教育下也就自然地继续沿用这一观念,这就是基于剥削压迫制度的这种观念的再生产,也即这种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关系再生产,这正是服从于统治阶级实现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维持统治的目的。

尊老爱幼、尊卑长幼有序,这一套家庭观念历代以来被视作是优秀文化加以传承,但这其中隐藏着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具体表现就是在有长辈的大家庭和宗族中,长辈具有发言权,对宗族家庭大小事件具有决策权,家长对孩子的事务进行包办代替。参考香港富豪的家族以及国内的大小政治家族和家族式企业,在家族事务如继承人选择、财产分配等方面都不难发现这一现象,日常生活中家长替孩子决策,包办代替也不是个例。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文化专政,这一家庭观念的历史表现就是强调等级制度的封建宗法制和封建家长制,是封建意识形态和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体现,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统治的。

不论是棍棒教育还是尊卑有序的家庭观念,都是旧社会剥削阶级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打着阶级压迫的烙印,毒害着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和一切被统治阶级。因此当今的家庭教育和观念本质是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教育和统治观念,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当下,是资产阶级法权侵蚀的体现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而在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社会教育对于人不是采取历史上反动的剥削的统治阶级那样暴力压迫迫使服从的,一棍子打死的野蛮手段,要看到在文革时期,即使是对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头子——刘少奇,也是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于思想上认识上的分歧改造采取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形式,参与劳动改造,在革命的群众运动中改造认识。基于这样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观念因此不再是阶级压迫、剥削有理等反动统治阶级阶级思想的再现,而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造就的是一个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群众,而不是贫困化的处于奴役状态的无产阶级。

2.学校

学校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成体系教育的阶段,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广大无产阶级接受的是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在教育领域,人们对于张桂梅应该不陌生,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记者采访了张桂梅,写出报道《“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张桂梅想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想被社会广泛所知,一直以来她创办女高让贫困的孩子上学这件事受到社会的赞扬和鼓励。笔者就张桂梅创办教育的事情揭开她的画皮,揭露资产阶级奴化教育的本质。在此进行引用“时隔十六年,又见张桂梅”的文章批判。

阳光和煦地照耀在女孩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上,伴着《红梅赞》《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几百名女孩们挥舞着红色扇子,跳着欢快的舞蹈。随后,课间操在“学习学习再学习,奋斗奋斗再奋斗”的集体口号中结束。这是10月26日9点40分记者走进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见到的一幕。校长张桂梅告诉记者,孩子们每天课间操跳半个小时。舞蹈是学校专门请艺术人员编排的,踏着歌曲的节奏,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把信仰传播进女孩们的心灵。

在资本主义社会,基于私有制观念,奋斗的对象只会是自己,奋斗的目标只是实现更好的生活或是实现所谓的阶层跃迁。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学习只会成为资产阶级奴化教育的工具,每时每刻给人们灌输学习就有工作,就能改变命运,就能过上好生活的资产阶级思想,不断生产出唯利是图、精致利己的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奴隶。

“孩子们多数来自大山里,学习基础差,奋斗才有出路。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铁的纪律、铁的信仰、铁的信念、铁的担当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她说。

实行军事化管理,实行四个铁的理念,这和河北的衡水中学何其类似,这种四个铁的理念和军事化管理体现的就是资产阶级要求学生强迫服从和对其进行压迫的体现,而军事化管理更是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行的劳动纪律一模一样,不过在学校里表现为校规、学习纪律等等。

张桂梅让山里女孩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女子高中成为女孩们梦想升起的地方,2000多名女孩因女高走出了大山,上了大学。张桂梅不看重升学率。她说:“女高最精华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有信仰,有信仰才会有力量。让她们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成绩好能干些什么。”“高一新生入学,要抄党章。”张桂梅介绍,“要让学生们知道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每天的课间操除了跳红歌舞,下午第一节课下课时,还要唱红歌。”

不看重升学率,因此张桂梅的女子高中和衡水中学等高考工厂将学生看做商品进行加工生产最后实现盈利有所不同。正如女高最精华的教育理念是让他们有信仰,通过红歌舞、红歌和抄党章等形式强迫学生接受他们定义的所谓“共产党人”,让她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认知,从而培养她们所谓的“信仰”。

而张桂梅为什么不对普通的学生进行这种教育,而要单独开创一所女高进行教育,而且尽是贫困山区的女孩,正如她所说不看中升学率即不看中资本主义教育的盈利性,而看中资本主义教育的生产关系再生产。在如今资产阶级复辟的当下,她们学习接受的共产党人是要搞资本主义的假共产党,所谓信仰也是服从资产阶级民族伟大复兴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信仰,而形成了这些“信仰”的贫苦女高学生,将是统治阶级最死心塌地的死士和拥护者,不难想象,在这些女学生走上社会后,与广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她们精致利己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思想必将搅乱社会,成为统治阶级掩盖阶级矛盾最好的打手。 将一部分无产阶级变为无产阶级的敌人,这就是她的险恶用心。

她组织孩子们走进工厂、走进水电站、走进部队、走进消防队、走进南方电网,看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井底之蛙怎么会有动力?接触社会,让女孩们知道为了什么学习。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张桂梅的教育理念和做法,滋养着女孩们,让为国作贡献的爱国主义观念悄然住进了孩子们的心灵。张桂梅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我想让所有山里孩子都能走进大学,再回家乡,振兴乡村。”

鼓励学生成为各行各业需要的人,知道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谈奉献精神当然是很难的做到的,所以张桂梅用用振兴乡村的美好幻想和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将女高学生绑架,让她们心甘情愿的为资产阶级的民族伟大复习呕心沥血化作柴薪。而资本主义制度下乡村振兴就是一场幻梦,近年来资本下乡、农管的出现无不是资本对乡村的吸血和破坏性开发,加上三大差别的存在,继农民工成为资本的廉价劳动力后,乡村也会成为资本的所有物。

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学校教育就是资产阶级奴化教育,是不断产生新的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地方,不断对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进行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观念的再生产和资产阶级法权的侵蚀,致使无产阶级最终又回到资本主义生产中,从而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3.企业

而在现在的企业中,全流程进行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工人参与社会生产,因为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原因,剩余价值和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最后仅能得到工资这一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产物,不仅反映的是生产关系中所有制和分配形式的再生产,也反映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直接表现为油三代、电三代、官三代、富二代与相对贫困的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

在所有制和分配形式上,资本家对工人灌输的是什么思想呢?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思想和鼓励实现自我价值的画饼,即甜枣加大棒。对于前一种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出于资本增殖的本性,通过各种手段人为造成失业和相对过剩人口压迫逼迫无产阶级被迫参与资本主义生产、被迫接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而后一种则是出于蒙蔽无产阶级,混淆他们通过无产阶级实现自我价值而剥削窃取其剩余价值的行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没有所谓的自我价值,资本家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表现为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攫取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劳动产品。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资本家通过所谓的劳动纪律和以压迫为目的上下等级制度的资产阶级观念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再生产,也即资产阶级法权的侵蚀。上下班要打卡、迟到、旷工和请假要扣工资、工作注重仪容仪表,不能随意离开工位等等,这些观念已经成为参加工作的无产阶级的基本认识。对上级和领导要用敬语,上级交办的任务要完成,上级的训斥批评要接受这些企业里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地位深入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而正是上下级的压迫配合资本家人为规定的的劳动纪律,让无产阶级觉得劳动纪律和这种上下级压迫是理所应当的,实现生产关系中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将无产阶级牢牢绑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4.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同资产阶级法权经过家庭、学校、企业(工作)三个阶段,最终集中表现在社会上,并对社会上的人周而复始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和资产阶级法权侵蚀。

如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宣扬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就是资产阶级当权派企图用发展生产力的唯生产力观点合理化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改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行为。

而在此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复苏,及时行乐和透支未来的消费主义观念、金钱是无所不能的拜金主义日渐盛行,雇佣劳动的观念大行其道,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在社会上的体现。更不用说讲求优胜劣汰,鼓吹社会不平等、阶级对立阶级差距合理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老子英雄而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等为代表的唯心血统论的复活,以及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商品交换行为都是其再生产的表现和产物,而这些又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观念基础和物质基础。

如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卖淫嫖娼吸毒等现象再次回到中国大地上,三座大山又被请回来了,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又回到了一百年前旧社会被剥削阶级特别是官僚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境地。

三、小结

“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自资本复辟以来,从无产阶级专政变为名义上的人民民主专政又悄然变为实质上资产阶级专政,广大的工农无产阶级从国家的主人再次成为资本家的奴隶,卖淫嫖娼、吸毒等等一切旧社会曾出现过的都在现在再次复活了,而正是资产阶级法权的不断侵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再生产导致的阶级的再生产所造成。

而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专政,坚持毛主席的继续革命理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坚持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限制并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最终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才能消灭一切剥削阶级,推翻既往的人剥削人的、人压迫人的历史,才能真正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的发展,实现人类的解放。

你们作为父母,懒惰愚蠢,不思进取,不去努力奋斗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给我们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却自诩你们“献出了一切”。

展开全文

你们根本不会爱人,不会尊重我们,接纳理解支持我的想法,满足我们的真实需求,给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内心强大,对生活无所畏惧,却自认为是“最爱我们的人”。

你们还要从我们生下来开始就反过来从我们身上找乐子,打压否定羞辱我,给我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打压式教育”。

你们强行塑造我们的三观,用你们的道德和暴力逼我们放弃自我,变成他们想要的模样,让我们完全为你们而活。这就是你们的“养育之恩”。

就是你们让我丧失了面对生活的底气和勇气,如果我不自救,这一辈子都要毁灭。

你们扪心自问,你们到底厚颜无耻否?你们自己一事无成,平庸失败,却要求我在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拼命努力,出人头地,背负你们的人生,带你们跨越阶级,我才刚刚辛苦奋斗出一点成果,你们就迫不及待地拿走,还欲望不满,索求无度。你们要脸?

你们就是些贪婪无度的高利贷者,乘人之危奴役他人的恶霸。你们生下了手无缚虫之力的我们,单方面跟我签订了不平等的债权协议,我时刻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你们所谓对我们恩重如山,“生养之恩大于天”。好像是因为生下了我们,你们才那么劳累,那么辛苦,那么失败(好好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着,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欺负你们!是你们的子女,还是这个残酷的社会!)。我们仿佛在父母面前,一直有深深的愧疚和负罪,我们被压得不敢有任何欲望,不敢表达任何真实的感受。我们杀死了真实的自己,努力地讨好你们,不敢有任何违逆,活成你们想要的样子。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噤若寒蝉,我们在父母跟前抬不起头,这个债务跟高利贷一样,利息叠利息,永远还不完,这种恩情,我们用生命也还不清。除非像哪吒那样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仿佛真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对我们有生杀予夺大权,你们可以不承担任何父母本该承担的责任,还可以随意伤害我们。对我们的所有伤害都可以合理化,父母对我们造成的任何伤害,我们都必须原谅,不能怨恨,不能计较,不能反击,甚至我们不念你们几句好,不觉得这是对我们的鞭策,你们还不满意,觉得我们“不懂事”。我们甚至都必须主动抹去这些记忆,再不许提及。一提,我们就是不孝,就是白眼儿狼(啊对对对)。

父母可以失职,可以伤害,我们子女却必须无条件孝顺,无底线奉献。你们可以是恶魔,孩子却必须无条件无原则当天使。

我们必须一直爱父母,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完全为父母而活。

就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父母,让我们的前半生活得那么累。就是你们造成了我们的不幸。

你们在我们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不得不依附你们才能生存的时候,利用我们的幼弱,让我们无条件地服从他们的想法,迎合你们的期望,受你们的控制,你们美其名曰“听话”。我们从小就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压制任何在你们看起来不合理的欲望。你们在我们根本没长出主心骨时,就狠心把我们推进社会这片丛林,让我们在本该幼稚的年纪,遭受这个残酷的世界的最大恶意,而你们看着遍体鳞伤的我们,无动于衷,甚至还要嘲笑我们的弱小。

是谁失职,让我们无依无靠,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是谁让我们那么缺爱,为了一点点小恩小惠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飞蛾扑火,哪怕没有自我,没有尊严,也不肯放手?是谁让我们被欺负的时候,连发脾气都不敢理直气壮。是谁无情地剥夺了我们无忧无虑,任性地当一个小孩子的权利?

父母失责,让我们穷极一生都在寻求一份毫不计较,毫无保留的爱。我们有时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看似成熟,实则幼稚;看似对一切都无所谓,实则对所有东西都在乎。我们冷漠又热情,敏感又自卑。我们既渴求爱,又害怕自己根本不值得爱,害怕被被抛弃,被否定,被伤害。我们像刺猬一样,婉拒所有善意,提防这世界的一切,又像飞蛾一样,把别人对我们的一点点好,当作爱情,明知会受伤,还是要扑上去,不顾一切地紧紧抓住可能存在的爱。那个被你们扼杀的小孩其实一直住在我们心里。它一直没有被满足过,没有被爱过,它需要安慰,需要被温柔以待。潜意识里一直希望有人能像包容它的一切,让它可以肆无忌惮地撒娇胡闹,给它依靠。这种拧巴,这种不成熟,让我们的人生处处充满陷阱。

你们利用孩子的善良和爱,活生生地摧毁了一个孩子,扼杀了孩子本该光明,快乐,幸福的未来。

我们也许曾一直把父母当成“父母”去爱去尊重,我们的父母却从来没把我们当子女,从未尊重我们,从未爱我们,从未给我们支持,还持续性地伤害我们。我们只是他们跨越阶级,养老送终,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一个没有人权的奴隶。

放下期待,父母就是不爱我们,这就是父母本来的样子,父母这一辈子也不会变。

我们要睁开眼睛看清楚父母的本来面目,不要当睁眼瞎。我们要撇开父母这个身份看清楚他们本来的样子。任何人都先有人本性,然后才是身份,身份束缚不了人的本性,大多数人的贪念,痴念,控制欲并不会因为成为父母,就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大多数人也并不会因为成为父母而生出多少智慧。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父母,是他们的阶级、原生家庭、成长经历,塑造的。他们不爱孩子,是他们的问题。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他们大概率至死也不会改变,甚至不会承认。我们从生下来就没有父母,没有亲人,我们是精神上的孤儿——我们和他们仅仅只有基因上的关系。

我们就是要憎恶你们,就是要反抗,甚至肉体消灭你们!我们就是要勇敢地斩断你们强加给我们的精神枷锁,休要拿你那破责任感、愧疚感来绑架我们!我们就是要做自由的人!

但我们不要成为过去的囚徒,不要永远活在你们的阴影下。我们拒绝和解,我们拒绝原谅,我们要做的,是放下,放下把他们当作父母的执念,是复仇,报复你们对我们造成的一切侮辱和伤害。

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吗?因为前路漆黑,不知通向何方?后方泥泞,你却早已谙熟?虽然陌生往往意味着潜在风险,但也同样存在难得的机遇。不要期望父母还能给自己一点点温存,不要担心在未知的世界的潜在风险。无尽的期望,期望父母好转,最终也只是幻想,只会让我们在与父母的拉扯中又一次受伤。不要再用别人的错伤害自己了,现实很残忍,但总要面对,绝不能让父母的错拖累我们的一生。断亲的这道坎总得跨过去,就像婴儿必须断奶一样,孩子也注定要离家。是时候斩断与恶魔的联结了。勇气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正视恶龙并消灭它们,浴火重生,掌控自己的人生,拥抱自由,有尊严地活下去,活得五彩斑斓!

我们的过去由原生家庭决定,以后只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要独立面对世界,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本无意义,我们的人生意义,要靠我自己去赋予。所以,我们需要为我们的任何选择和行动负责。我们总得成长,长出勇气,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倘若幸运的话,我们还要找到另一棵参天大树,携手共进,彼此扶持,让生活处处充满阳光。

虽然世人常说,人的一生很难接受血缘意义上的亲人不爱自己。不管接受与否,不爱就是不爱,亦亲非亲,非亲似亲。若有来生,不愿相见。假如你们要来阻挡我们,休怪我们手中的屠刀!

“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緣

希望可以感动 上天”

这是多年前一首流行歌曲《求佛》的歌词,当时的听众也许会觉得深情,但如今再仔细品味,只会品味出“恋爱脑”三个大字……

展开全文

01 什么是“恋爱脑” ?

“恋爱脑” 一词源自网络,那些一恋爱就把精力和心思全部放在爱情和恋人身上的人,我们会叫 ta“恋爱脑”。

常见的恋爱脑有以下特点:

  1. 选择性眼瞎:每个恋爱脑都拥有一个 “完美恋人”

在 “恋爱脑” 眼里,恋人是完美的。

一旦坠入爱河,他们会陷入对对方的盲目崇拜,看到恋人就像开了十级滤镜。

有研究发现,其实,恋爱脑并不是意识不到对方的缺点。相反,ta 们可以列举出恋人的种种缺点。

但是 ta 们会选择无视或拒绝接受这些缺点,同时无限地放大对方的优点,在自己心中打造出一个完美爱人。

因此,哪怕伴侣反复出轨,反复做些伤害 ta 的事,在 ta 们眼中,伴侣仍然是 ta 的完美爱人。

  1. 自我牺牲:我向你奉献我的生命,但不在乎你想要什么

“恋爱脑” 们擅长付出和奉献。

在 ta 们眼中,恋人是最重要的人,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都要重要。

ta 们会把所有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对方,为对方付出一切,但从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尊重对方的边界。

事实上,恋爱脑的爱情,很多时候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ta 们的付出,既不能让对方快乐,也难以带给自己稳定、长久的幸福。

  1. 控制狂:独立?不存在的。真爱就是绝对占有

“恋爱脑” 更容易陷入侵入性思维(intrusive thinking)。这种思维会导致伴侣无时无刻不侵占着他们的大脑,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和对方有关。

早晨睁眼的第一刻是思考对方是否也一样醒了,工作的时候会想对方是不是也在工作,吃饭的时候在想对方吃什么......

他们希望24小时都可以和对方黏在一起。有数据表明,恋爱脑会消耗85% – 100%的时间在思考和恋人相关的事情上。

事实上,即使在恋爱中,每个人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反之,过度地亲密相处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导致自我功能受损,工作、学习质量严重下降,在重要的事情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等。

  1. 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爱情,就是一场琼瑶剧

“恋爱脑” 们的爱情,像是一部令自己上头的琼瑶剧。

ta 们所有的情绪变化都和恋爱相关。对方的无心之举或无心之言,都能脑补出一场撕心裂肺的大戏。

因此,热恋时,ta 们像是打了鸡血的偶像剧女主,情绪激昂,充满热情;

吵架时,ta 们又怨天尤人,觉得全世界都在与 ta 为敌,满脑子都是对方,甚至无法正常生活。

02 这类人,更容易陷入 “恋爱脑” 中

  1. 大脑说:恋爱是生存的基本需求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情侣们盯着自己恋人的照片,同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大脑中一个名叫 VTA 的脑区被显著激活。

这个脑区负责人们的奖赏系统,同时,也和控制人们基本生理需求的脑区十分相近。因此,对某些人来说,恋爱不仅是一种奖赏,甚至是一种生存的基本需求。

这一发现和“把恋爱当作生活必需品” 的恋爱脑不谋而合。

另外,一项发表在 《Nature》 上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中存在一个由多巴胺神经元介导的记忆机制,神经元的激活会造成一些记忆的暂时遗忘,让人看起来就像是 “智商下降” 了。

但是,这些记忆并没有消失,只是短时间内无法被检索,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会慢慢恢复。

比如说,当一段感情进入冷淡期,或是分手后,我们的多巴胺分泌减少,这些记忆就会重新被检索到,我们的理智也就恢复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人都有成为 “恋爱脑” 的潜质。

但有一类人,相对会更容易陷入"恋爱脑"。在心理学家眼中,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痴迷型依恋。

  1. 痴迷型依恋

有研究者把成人在恋爱中的依恋风格分为四类: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

其中,“痴迷型依恋” 就是恋爱脑们最常见的依恋模式。

低回避,高焦虑,是这类人的典型特征。简单来说,就是十分渴望亲密关系,但又害怕被抛弃。

事实上,一个人的依恋模式形成于 ta 婴儿时期和母亲(或其他监护人)之间的互动。而婴儿期的依恋风格会对成年期的恋爱风格产生影响。

痴迷型依恋的人,很可能在婴儿时期和照料者之间形成了混乱依恋型的模式。

这类模式中,照料者的情绪和行为都十分不稳定,有时会主动接近婴儿,有时又非常冷漠,难以捉摸。

这种依恋模式会导致儿童对稳定亲密关系的渴望,但同时,也会使得 ta 们更害怕被对方抛弃。

因此, ta 们会更容易黏着恋人,在成年后也更容易陷入 “痴迷型依恋” 的亲密关系中。

  1. 病理性迷恋:最极端的恋爱脑

精神病学家 Christie 提出过一个观点,所谓 “陷入爱情” ,其实是一个连续变量,它的两端,分别代表了 “真正的爱情” 和 “病理性迷恋(pathological infatuation)”。

最极端的恋爱脑,就是一种病理性迷恋。

陷入病理性迷恋的个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考虑这段关系时,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考虑对方的感受。比如:我的状态很不好,我要做些事情让我感觉变好。

在这段关系中经常感受到焦虑、抑郁。

对对方的依恋更多发生在精神层面,而性层面则较弱或没有。

即使对方与你的评价体系相悖,仍然会觉得 ta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自我功能被破坏,行为退行,易冲动,对小挫折(例如没有及时回复消息)难以容易以及产生分离焦虑。

从这些特点中不难看出,陷入病理性迷恋的人会对对方欲罢不能、受到对方极大的影响,在感情中容易患得患失,喜怒无常。

事实上,病理性迷恋的本质是受虐性。迷恋者往往认为,自己可以为了对方,完全牺牲自己以及自身的所有利益。

甚至,严重的病理性迷恋中,迷恋者为了短暂与 ta 的迷恋对象产生联结(liaison),会为了对方改变自己原有的人生轨迹,造成自己和对方都无法承担的后果。

03 如何走出 “恋爱脑” 的状态?

说到底,好的恋爱是没有固定公式的。

如果恋爱双方都对目前的状态满意,那么无论其他人如何看待这段关系,都并不重要。恋爱脑,也未必不能遇到和自己契合的真爱。

一段恋爱是否幸福,只有关系中的双方具有评价的权力。

但是,如果你已经察觉到这种状态正在给自己或对方带来伤害,那么及时终止 “恋爱脑” 的状态,才是对这段关系最有效的补救。

在这里,作者给想要改变的朋友们一些建议:

  1. 改变的第一步,是产生认识

恋爱脑往往会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而之所以会陷入 “恋爱脑” ,是因为 ta 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某个愿望寄托在了这段关系中。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这个原因,认识自己真正的需要,才能对症下药,做出改变。

这个过程可能比较困难,不妨多听听周围人的声音,或是接受专业的帮助,从虚假的幻想中脱离出来,关注自己真正的感受,拥抱现实。

  1. 爱自己,是所有稳定关系的基础

在许多 “恋爱脑” 眼中,自己的伴侣是一个完美恋人。但 ta 们对自己却常常抱有消极的看法,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甚至为了这份感情无条件地改变自己。

但是,这种没有原则的改变只会被对方轻视,从而减少 ta 对这段感情的重视。

好的关系,应该是彼此都重视对方,认可对方存在的价值。而爱自己,从心里相信自己是重要的,是这一切的基础。

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坐下来,静静思考。写下有关自己的积极方面的文字:我的优点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和能力;我做过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如果一开始做不到,也可以去问问任何重要他人(爱人、朋友、父母、老师),请 ta 们夸夸你。

久而久之,形成对自己更积极的看法和态度,提升自我的价值感,才能进一步对关系产生帮助。

写在最后

偶像剧里,男女主角总是为了对方不顾一切。好像为一个人打破底线,失去原则,才能证明对彼此的爱。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排序,恋爱至上是一种个人选择,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也未尝不能成为一段佳话。

但是,极端的 "恋爱脑" ,只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

这不是爱,而是假借爱之名的伤害。

作者很喜欢王菲的一首歌,她在里面唱:

“爱恨无须壮烈,和谁亦记得,不能容他宠坏,不要对他依赖。”

像极了天后洒脱的爱情观:不丧失自我,不过度依赖。

理想的爱情亦是如此,

我是爱你的,我也是自由的。

愿你在任何一份感情中,都不会忘记爱自己。

无论如何,

世界和我爱着你

恋子情结,通常是指父母对子女产生强烈依恋情绪,甚至在子女成年后,仍不能从心理上与子女实现“分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听到或遇到的,是父母对儿子的依恋,就是俗称的恋子情结。

对孩子的依恋是父母的天性,毕竟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艰难和长期哺乳的痛苦;然而我们常说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依恋,甚至产生严重的排他情绪,这就属于不太正常的现象了。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人们常说的那种父母对儿子的过度依恋。

展开全文

一、严重的恋子情结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恋子情结的父母对儿子的爱,超过对配偶的爱不知多少。在这类父母的眼里,父亲可有可无,儿子天下第一。

婆婆辈的父母,对儿子的女友或配偶有天然的敌意。在行动或语言上,经常有意无意地表现出针对或排斥的态度。

二、恋子情结的产生有哪些原因?

1.婚姻关系的名存实亡

夫妻之间早已貌合神离,没有感情,只是因为共同财产的缘故没有离婚而已,丈夫不能给予足够的爱或情绪价值,父母的情感无从着落,便试图仅从年幼的孩子身上满足情感需求。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中,把有恋子倾向的角色设置成单亲父母,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了。

2.养育的“沉没成本”

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得太多,无论是情感是资金还是时间,这些逐渐累积成“沉默成本”。她们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主观上认为自己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但这样凝结了无差别的父母巨额养育劳动的孩子,当然是父母的最爱。父母会从各个层面上抵制任何其他“分享”她孩子的人。

3,占有欲

一句话:“儿子是我的”。这种情况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以依恋为表象的控制。父母会觉得自己生的养的孩子归自己所有,自己对孩子享有所有权。

三、恋子情结有什么负面影响

“病态共生”:父母无法从心灵上实现和子女的分离;儿女无法真正成长,无法独立自主。

对父母来说,这种“病态共生”心理让父母面对儿女时有类似于“恋爱脑”的精神体验,使得她们难以理智地分析亲子问题,这让她们更容易从感性出发采取一些控制子女,而非帮助子女走向独立的措施,最终结果是,他们害了子女,也连累了他们自己。

对子女来说,他们面对这种恋子的父母,只能做出两个极端的选择:

要么“享受”种过分的爱,顺势依恋,成长为传说中的“妈宝”。

要么努力挣脱,远离父母,走向独立,打破原生家庭关系也在所不惜。

至于恋子情结对婚姻的影响,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社会版新闻各种人伦大戏,长期在头条以及各种媒体上演。

四、如果你就是恋子情结的当事人,怎么办?

儿女当自强。

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分析问题,认识到父母的恋子情节对自己的危害,也要理解父母面对自己配偶时,内心的痛苦。只是要注意,理解父母的痛苦,不代表认同父母对自己的恋子情节,理解只是为了理性看待父母的不理智行为而已。

父母要悔悟。

只有忏悔,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子女的伤害,然后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这种病态依恋,只会害人害己。父母没有这个基础认知,不改正他们的行为,他们就必然被子女视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毕竟这样的成长不是一天两天,要有耐心,要有智慧,更有勇气和魄力。

(本文完)

知乎用户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乱匠在回答《白瘦幼审美到底是怎么兴起的?》时指出了一种“白瘦幼”,这种“白瘦幼”风格的特点是成年女性却打扮得像十一二岁乃至更年轻的小女孩那样,他用虎扑女神举例,说明大部分普通男性的审美倾向都不是“白瘦幼”。这并不符合事实,尽管和答主定义的那种狭义的扮得像未成年,特别是初中生、小学生的审美倾向有很大差异,但这些女明星事实上也符合“白瘦幼”的标准。而主流舆论对女性的审美要求就是“白瘦幼”。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白””“瘦”“幼”三个方面来分析。

展开全文

首先是“白”。虎扑女神的肤色确实很白,越白越好,白里透红,要“美白”。这种“美白”不仅仅意味着皮肤要白,也意味着皮肤要光滑“水嫩”,不能有瑕疵,比如雀斑、暗沉、黑头等等(皮肤白皙且顺滑这一点本身已包含“幼”的审美取向)。

然后是“瘦”。有人说虎扑网友不喜欢“竹竿”,但现实情况却恐怕不是这样。虎扑网友也许喜欢身材相对丰满的,但他们所欣赏的丰满整体上仍然偏瘦,只是在瘦的同时“前凸后翘”而已,也就是追求“胖”在固定的几个部位而已。现实情况是“36D”的同时还“杨柳腰”并不符合生物学原理,人的脂肪生长是全身性的,因此一个“丰乳肥臀”的女性往往体脂率也比较高,她不仅胸部臀部丰满,她全身都会丰满,但这种身材的女性被主流舆论嘲讽成什么呢?如果真的仅仅只让一个女性丰腴胸臀,而不让她在腰背上“长肥肉”,她基本就只能选择隆胸隆臀。不仅腰臀腹是这样,大腿小腿也是如此,大腿有肉丰腴,小腿也一般会偏胖,而大腿不够粗壮,小腿才会偏细。但主流审美却对女性的小腿纤细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有一些人喜欢大腿丰腴,小腿细长(不能有肌肉线条的那种纤细)的女性身材,但这种身材并不符合生物学原理,只能在修改过的照片上“欣赏到”;还有一些人偏好所谓的“漫画腿、筷子腿”,追求部分日本漫画里纤细少女的腿形,如果女性要有这样的这种身材倒是可以通过疯狂减肥和节食实现,但过度减肥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到内分泌。国内主流舆论里女性“以瘦为美”追求的几乎只有“瘦弱”,甚至还暗含了反对肌肉力量的内容。韩国女团的“瘦”与中国一些女性追求的病态“瘦”就有很大区别,韩国女团要唱跳,就注定了身材不会太纤细。在欧美国家等健身文化更发达的地方,女性身材的“瘦”也很少呈现纤细。但无论是否国内舆论对于女性身材“瘦”的追求是否比国外更加病态,也都只能说明在“瘦”这个大框架下,“瘦”到何种程度是个人爱好。

最后是“幼”。幼不能只包括狭义的类似于第二性征未发育的儿童的“幼”,就像之前的网红赛高酱、蔡萝莉、安妮等直播时呈现出的效果,还应该包括广义上的年轻。所谓的“可爱”与“性感”的“对立”,并没有跳出年轻女性的范畴。民国时期旗袍浓妆的女特务,与如今这些淡妆“清纯”的“少女”(非年龄意义上的),只是年轻女性妆容的两个不同方向罢了。与年轻真正形成对立的是年老,从古至今又有多少言语或直接或委婉地谈论着年老的女性是如何没有价值的呢?什么“人老珠黄”,什么“女人四十一团麻”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只有一句话赤裸裸地指出了这种对女性崇尚年轻,蔑视年老的取向背后的真正含义“女人过了三十岁就不好生孩子”了。这种“幼”的审美偏好背后到底是什么呢?除了反映出生育能力的高低外还剩下些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不服气,说什么女童不能生,但问题是,女童虽然还没有生育的能力,却会在长大后拥有,而老妪却已丧失生育能力。这种生育能力在封建社会到真的是生孩子的能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则直接异化为反生育的性的能力。当然,“幼”的审美并不只针对女性,比如受到“粉圈女孩”追捧的各路年轻帅哥偶像就体现了一部分舆论对男性之“幼”的追捧,这种对于男性的“幼”的追捧背后当然也是对年轻男性生育能力的追捧。但主流的文艺作品里30~60岁的男性可以为作为故事主角,充当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30~60岁的女性在作品里当主角的就很少,哪怕当了也主要是作为“妈妈”“家庭主妇”这种形象。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身份的男性都有可以作为故事主角,而对于女性,年龄就是一道分界线,只有年轻的才可以有比较多的社会身份,年纪大的就几乎固定作为家庭主妇的形象。而那些充满了传奇色彩,主要表现的也是各种变了形的阶级斗争和人与自然的斗争且往往较少表现家庭生活的幻想作品里,虽然也少不了女性主角,但一定很难见到中年、老年的女性主角。其中一个经典案例是,《生化危机》系列里,男主角从二十出头的“小鲜肉”长到胡子拉茬的大叔了,他身边的爱达王还是年轻美艳,没有什么皱纹。男主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变老,女主却不变老,这很诡异,却符合主流审美。

“白瘦幼”审美并不是最近这几年才出现的,最近这几年出现的仅仅是病态到了极致的只追求所谓的“少女感”“纤细”的“白瘦幼”,这不能说明那些追求“性感”的审美取向就不“白瘦幼”。事实上“白瘦幼”审美早已经病态了很多年,伴随着过度膨胀的美妆业和医美业,但这种审美取向并不符合女性的发展需要,它只是作为一套审美标准,用以筛选出那些最符合资本主义父权制审美需要的“花瓶”,用靠出卖色相乃至出卖肉体,向权贵谄媚,在满足了权贵的变态权力欲望的同时,也满足了部分落后的普通男性的父权幻想,并让这部分“花瓶”从权贵那里得到些许残羹冷炙,然后“躺赢”那些真的愿意提高学识,提高自身劳动能力的普通女性,至于这些花瓶年迈色衰以后该如何,是吸收了足够多的资本也变成权贵?还是被权贵“玩剩下”沦为弃妇?就是后话了。

对于那些依靠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女性来说,她们有的天生肤色偏暗黄,偏黑,有人就是天生的容易胖,甚至有的在露天环境下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如果要让她们瘦得像竹竿一样,她们就只能天天都没法正常吃饭,别说“变美”了,连正常参与劳动都无法做到。而且她们在辛苦工作之余,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健身。让她们花费更多时间打扮,以适应“ 白瘦幼”的审美,本就是强人所难,削足适履。如果她们不是出于别的什么目的,或者有别的压力,她们一定不会花费大量空闲时间用于梳妆打扮。事实上除了那些天生畸形的人外,很少有人能完美符合所谓主流审美,但是他们未必不看着亲切可爱。如果他们脸上有黑头有痘那很正常啊,头发像乱草说明他们天生发质硬,肿眼泡塌鼻梁也在中国汉族人里很常见,这本来谈不上丑。他们的瞳色也只是普通的褐色,认为五颜六色的美瞳比褐色的更好看并没有什么依据。但“白瘦幼”的审美要求让他们不得不美颜,不得不化妆,乃至不得不整容,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样貌去适应一个固化的审美标准。

真正令她们浪费大量时间梳妆打扮的原因藏在“年龄焦虑”里。那些制造“年龄焦虑”的声音声称:女人“人老珠黄了,男人就不爱了,就会抛弃你”,所以“你得注意保养”(跟保护健康不同),得每天浪费大量时间金钱去保养外表,而不是提升自己的学识和劳动技能。虽然这种论调本身毫无疑问是漏洞百出的,但为什么这些相信这种论调的女性会害怕自己没“男人”要,害怕自己年老了被“男人”抛弃呢?不是说好了,要成为独立女性,自食其力,不依靠任何人吗?在人类的社会劳动依然过于倚重体力的当下,男性的劳动能力的确高于女性,从前文科还火热的时候,社会舆论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如今理科生比文科生赚得多,社会上又散布着“女生更适合学文科”的谣言。在生产领域,重化工业的从业者多为男性,而轻工业的从业者女性比例就要高出不少。这些现象仿佛在说,女性相比于男性就是用来承接落后产能的。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向女性开放,一个女性劳动者如果想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后继续向上发展,走嫁人成为“家庭主妇”或“半家庭主妇”的老路,走出卖肉体的邪路,要比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正路要容易得多。人本来就会变老,医美手段、化妆品再厉害,也无法阻止人变老,变成浑身老年斑皮肉松弛的样子,衰老本来也只是一个自然现象而已,只有把女性的生育价值作为她的第一价值甚至是唯一价值的社会环境下,才会如此盛行“年龄焦虑”。而“胖瘦”问题所反映的身材焦虑也差不多是生育价值的反映“你不能再胖了,再胖就没男人要了!”

这种“白瘦幼”的审美不仅从外部规训女性, 也借由家庭、学校、社会、传媒方方面面影响到她们的价值观,并且也诱导普通男性也参与规训。对于没有系统接受过科学的唯物的美学教育的普通男性,面对这种首先满足了他们的父权幻想的“白幼瘦”的审美,很难主动去反对,其中更有甚者会主动支持;而对于普通女性,她们对美的认识是更是自小接触家庭、社会、大众传媒的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形成的,她们只知道迪士尼公主、魔法少女是美的,却不知道这种美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尽管这种美经不起推敲,哪怕她不系统学习了美学知识,只是多看几部价值观和美学取向差异大的作品与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对比,就能发现端倪。但这些端倪不是当时的她能发现的,因为她当时只能接触到那种审美取向的作品。她们中有的人宣称自己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是自己的自由,却不去思考一个问题:她们是如何喜欢上她们喜欢的东西的,难道还能少了外力因素吗?她们早已被资本主义的宣传洗脑了。

这种白瘦幼的审美不是这些女性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逐步发展出来的,她们接受这种畸形审美的过程是被动的,并且被动地利用这套审美规则来向有权势的男性谄媚。当然,跟在这些有权势的男性后面的,还有一大批无权也无聊的底层男性,他们对各种女性的照片指手画脚,说腿粗,说太胖。

被洗脑的群众要么在预设的“白瘦幼”框架内寻求改良,比如前文提到的“丰满”之于“瘦弱”,“性感”之于“可爱”等等。这种局部改良的做法注定是没法让女性从“美役”中解放出来的,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直接抹杀性征的做法,她们认为使得女人被奴役的是因为“女色”,要女人“温淑贤良”“清心寡欲”,也最好不要打扮。他们要用各种办法抹杀男女天然的性征差异,仿佛没了性征差异,就不存在性别差异,以及性别不平等了。

女权主义虽然有很多很多变种,但基本上都还偏离不了反抗父权制压迫,为女性争取权益这一点,但诸多女权主义里却出现了所谓的伊斯兰女权主义,这些伊斯兰女权主义号称,女性戴头巾是对她们的保护,因为戴了头巾,无论长相如何的女性都不必参与“颜值”的竞争,而用“颜值”衡量女性的地位,是父权制的压迫。伊斯兰女权主义的这种主张好像真的有道理,如果不是看在伊斯兰教国家妇女地位是如何低下,伊斯兰教教义里面充斥着各种压迫女性的内容的话,围观者也许就真的相信了。无独有偶,这种抹杀第二性征的做法也出现在了封建礼教一度十分发达的我国,我国初高中的麻袋式校服,看似男生女生穿着都一样,看似男女平等了,却也一样抹杀了他们的性征差异。但事实上真的平等了吗?有的只是男生主要学理科,女生主要学文科,然后理科大学很少有女生,文科大学很少有男生,等毕业后,他们所学学科对应的行业也维持了畸形的性别比。然后,这些曾经的男生不知道女生到底在想什么,女生不知道男生到底在想什么,于是他们就很容易被煽动起来搞男女对立。

这种抹杀性征的审美事实上也消灭不了性征,因为性征是生物属性,是物质的,抹杀性征的审美既消灭不了性征也不能让人丧失性欲,因为人的性欲是人的动物性的第二属性,第一属性是生存,第二属性是繁衍,人这个种群和其他动物种群一样都要生存和繁衍,难道不受任何性欲趋势,反而由各种各样乱七八砸的所谓责任强迫实现的人口繁衍会更好吗?抹杀性征的审美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掩盖问题。况且抹杀性征这种行为本身也很难称得上是对女性的解放与发展,让女人不能表现出明显的第二性征,甚至不能有性欲,这本来就是已经被打倒的规训女性的封建思想罢了。

无论是过度强调性征,特别是把性征方面的审美限定在“白瘦幼”的框架内,还是直接抹杀性征不承认问题,都不是正确解决审美方面的男女平等的方向。正确的解决方向往往不能从审美本身入手,要从现实的物质关系上着手。大部分普通女性被迫在“白瘦幼”的框架内进行美妆内卷,是因为她们无权掌握自己的劳动生产过程,无权决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只能被迫听从压迫她们的社会规训;大部分普通男性也同样受到社会规训的束缚,尽管他们未必会主动推动“白瘦幼”审美的进一步泛化和畸形,但如果不主动反对,到头来他们自己也将被“白瘦幼”审美规训。历史上,古希腊奴隶主对成年男子爱慕美少年十分推崇,这美少年都是“白幼瘦”的,而在我们的邻国——韩国,美妆内卷的风潮也早已蔓延向男性群体。如果普通男性不主动反对这种“白瘦幼”的审美风格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基础,他们最后也将成为这种风潮的受害者。

无论是普通女性也好,普通男性也罢,他们需要的是夺回对“美”的定义权,这有赖于他们首先夺回舆论的话语权,为了夺回舆论话语权,他们需要联合起来推翻一切让他们变得无权的势力。

然后我们其实应该说的是,女人和男人一样,都能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夺回对自我的定义权,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真正符合他们利益的审美。

我最近被女友和她妈妈之间的互动,给戳到了。

她们几乎每天都会聊天、通话,像闺蜜一样无话不谈。我们刚认识时,她就大方分享自己刚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生,在甜甜地恋爱。假如很久不见面,她们会彼此在视频中倾诉心事、自然地表达想念,说:「我好想你」。遇到节日或生日,则会互相祝福:「亲爱的妈妈/宝贝女儿节日快乐,我永远爱你」。

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样的亲情,反正作为旁观者我大受震撼。因为相比之下,我应该永远无法和我妈进行如此亲密的交流和相处。当她在电话里交待说天气转凉多穿点,我甚至连“你也要保重好自己”都无法说出口,最后只会变成一句冷淡的“哦哦知道了”。至于“我想你,我爱你”这种话,这辈子恐怕都难以启齿。

展开全文

而仔细回想起来,从小到大,无论是言语还是肢体接触,一旦和父母表现得亲密一点,我就会感到尴尬、甚至有点羞耻。并且只有面对父母时我才会这样,恋爱、交友都没这个问题。

后来无意中看到一份调查报告说我国有超过30%的人,觉得对家人说爱是非常尴尬的(中国妇女杂志社, 2017)。才发现原来像我一样对家人存在亲密羞耻的人其实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

面对家人的「亲密羞耻」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不幸”的童年

和我们平时说的羞耻感(shame)一样,家庭关系中的亲密羞耻,同样是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它指的是在和家人(父母)的互动中,我们会认为彼此间频繁的交流、关心、暴露自我等行为,是越界的、不合时宜的,并因此感到无比的尴尬、怯懦,甚至觉得被羞辱或自我否定。

它容易让人想起「家庭情感表达尴尬症」,指的在东亚式家庭特定的含蓄文化背景下,许多人更愿意让爱的表达体现在对家庭的实际贡献中,而不习惯说出来(中国妇女杂志社, 2017)。但亲密羞耻感比单纯的尴尬更糟糕、更隐蔽。

在很多时候,家庭关系中的亲密羞耻往往还与不知所措、深深的恐惧、隐秘的压抑等感受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当我们在家人面前暴露了脆弱不堪的一面或提出了某些情感需求时,会感觉到强烈的懊恼、自我谴责甚至是愤怒。

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我们在家庭关系中的这种羞耻呢?——

受到旧式家庭等级制度影响:我们仍不得不把父母视为「上位者」

「我和爸妈基本上都是每年去爷爷奶奶家几次,我没见过ta们跟老人家唠家常、聊生活,基本上都是给点生活费,然后斟茶递水,毕恭毕敬地陪ta们沉默地散步、看电视。这与其说是“陪伴”,不如说是“服务”ta们。

我以为,家庭关系都是这样的。所以我和父母的关系也类似,更多的是ta们希望我怎样,我就去做,达到ta们的期望。要是让我突然和ta们像朋友一样聊天,跟ta们说“我爱你”,是无法想象的。」

—— Joey,33岁

其实,家人之间无法表达亲密,在我国是一个很「当代」的烦恼。只要再往前数一两代人,亲子之间,更普遍的是「上位者」和「下位者」、「孕育者」和「被照顾者」关系。人们习惯了这样的阶级切割,甚至于亲子之间常常相互物化。在这样的关系里,亲密表达反而是奇怪的。

来到我们这一代,有些家庭意识到过去的形式已经落伍,于是从中挣脱出来,亲子之间由此获得了更平等、更人性化的关系,孩子成长在这样的氛围里,表达亲密也变得没那么难。

但有的家庭未能摆脱这种“惯性”,甚至嘴上喊着“平等”,无形中贯彻了这种等级制度,甚至用“平等”粉饰等级制度。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感性上,不得不把父母识别为天然的无法柔软相待的「上位者」,与ta们之间的距离是无法也不应当逾越的,又在理性上听了太多父母的虚伪的“平等”论调,又没法正确地认识到关系里的不平等,甚至连和朋友相处时也难以区分何为平等何为不平等。

内心深处不信任父母,甚至对其感到失望

「我的父母都只有初中学历,ta们平时囿于柴米油盐,也不接触互联网,根本不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和潮流。所以,我不知道要怎么和ta们交朋友、要怎么和ta们表达亲密,我觉得ta们无法理解我的生活,更不可能接受突如其来的“我爱你” —— 这句话ta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听过,光是想想ta们听到后的反应,我自己就已经开始尴尬了。」

——小新,29岁

这种不信任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情感忽视」,当试图向ta们表达需求时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回应。当这种被拒绝的失望根植心中,成年后就会抗拒再向父母表达自己,也不再相信能得到反馈(Webb, 2020)。

由于长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忽视」,许多人对父母的认知与共情能力会感到怀疑。你也许经历过这样的心路历程 —— 想要和父母分享自己恋爱了,但分享欲一闪而过后,你旋即觉得ta们肯定无法理解年轻人的恋爱模式,只会不断逼问你对方的具体情况、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不结婚为什么要恋爱之类的问题,于是你沉默了,早已分享失败过无数次的你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态。

这种怀疑式的预想,同样也会发生在想要表达:「我爱你」、「我想你」的亲密时刻,它源于我们不相信父母能够理解如此“赤裸”的情感表达,你甚至会提前替ta们感到尴尬。

他们的斑斑劣迹,让你不再相信他们。

家庭中缺乏「练习表达爱」的氛围

「我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好,ta们彼此之间都不怎么说话。而且都很忙,经常外出,我又是独生子,所以一个人在家的时间特别多,即使ta们在家,这个家也和ta们不在时,一样安静。基本上,我们像是三个很独立的人,没有谁需要谁的爱。」

——ESSE,25岁

亲密的表达,其实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如果成长中未曾练习过这件事,长大后难以启齿是必然的事。

之所以缺少练习的机会,可能是因为你身处一个关系疏离、或者气氛严肃的家庭里,所有人都不会相互表达爱意,你找不到表达爱的契机和语境。毕竟父母之间,也只是做到了相敬如宾。

也有可能是由于你习惯了单方面接受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ta们从不需要你对此作出回应。你顺其自然地认为家庭关系理应如此。

当然,也有可能是你从小在比较孤单的环境中长大,长期缺乏陪伴和与家人建立深度情感链接的机会。对于亲近和表达亲密,你除了会感觉到生疏和不自然,还会同时感到不确定和不安全。

受到来自父母的伤害,怨恨但依然没能克服来自父母的「精神控制」

一些人在童年时期可能受到过来自父母亲手施加的伤害。比如重男轻女环境中的女孩,父母有不良嗜好如酗酒或有家暴行为等等。这种因恐惧、创伤而产生的对父母的恨,面对各种“父母之恩”“忠孝礼义”的道德说教,会让当事人产生自己“不道德”的幻觉,使得他们难以摆脱父母的精神控制 。

这种又恨又不敢承认的心态,也是「创伤依恋」的一种表现 —— 即受害者对施害者的潜意识里憎恨的同时,显意识里却不敢承认。

尤其在亲子关系中,因为父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与其他任何人建立起关系之前的第一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和ta们形成依附关系和情感纽带。这种纽带在我们成年后,已经近乎某种本能,不尽可能采用科学理论和手段就很难彻底克服。

在这种状态下,亲密羞耻更像是在面对这个无法摆脱的纽带时,你所做的最后抵抗。

对家人的亲密羞耻,不止影响家庭关系

「上个月刚刚和爸爸吵了一架,还是老问题,他打电话给我,想要和我说多点话,但我总是平淡、短促地回复他,最后这通电话维持不到20分钟就结束了,他觉得我太冷淡、太凉薄了。

为此,我已经失眠焦虑了一个星期,一边思考到底怎么样能让他改观,一边责怪自己怎么连热情一点都那么难做到。在这样的状态下,这个礼拜的工作,全都被我delay了。」

——Jack,25岁

我想,在大部分的中国式家庭中,一定程度的亲密羞耻是正常的体验。但发展到一定程度,要警惕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亲密羞耻所导致的生活中慢性压力的来源。

「亲密羞耻」下的家庭内部互动往往缺乏温度和关怀,以至于很难进入良性沟通的模式,久而久之,父母觉得你「凉薄」,而你觉得委屈失落,不知道怎么反驳,你的感性体验是负面的,但你却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支持你。

即使你完全做到脱离家庭,这种家庭隔阂的状态会无形之中构成你生活中的慢性压力。比如你会时不时在某些时刻,想起自己面临着与父母沟通的障碍、依恋纽带断裂的可能、持续不确定的家庭关系的忧虑和身后“没有家人支持”的孤独。如果你无法建立一些新的人际关系代替旧的压迫你的原生家庭关系,你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迷茫。

长期缺失家庭充分支持,产生不安全感和无归属感

「到京三年,一切并不顺利,职业没有按着我想象的路径发展,收入也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水平,朋友也没几个。我常常感到很疲惫,很想家。但每当和妈妈通电话时,尽管我看到她的脸就快要哭出来了,却依然只会在她问‘最近还好吗’后,冷淡地说‘挺好’。

可能正因为这样吧,我不仅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温暖的爱,还硬生生把ta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球球,28岁

人常说家庭是温暖的港湾,但假如深陷困难和低潮之中,却依然抗拒和父母讲述自己的痛苦和情绪,无法向ta们寻求情绪价值,失恋了不会跟父母倾诉,工作不顺也不愿意和父母袒露,有人生困惑也羞于分享,那么这个港湾对于我们来说,就仅仅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在未组建新的家庭以前,我们将很难在从原生家庭独立后,真正找到生活的归属感。在看似独立的同时,内心真正笼罩着的其实是漂泊、无根、充满着不确定的恐慌。

旧的原生家庭根本不可能回去,回去就是受辱,新的人际关系却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在风中飘荡。

在其他关系里,无法把握表达亲密的尺度

当我们在家庭关系中“错过”练习表达亲密的机会,也会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们在其他关系中与他人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可能会将这份亲密羞耻带入与伴侣的相处中,例如不能在伴侣生病时表达切实的关心、无法和伴侣分享自己的心事、难以暴露自己真实的情绪等等。

另一方面,当我们有意识地想要克服在其他关系中的亲密羞耻时,可能会出现把握不好分寸跟尺度的情况。例如过度的冷漠或过度的依赖,不恰当的言语赞美、肢体拥抱等等。

严重的亲密羞耻,可能发展出病理性羞耻(pathological shame)

「从小,我就是在爸妈的打骂、冷热暴力中艰难长大的。现在,每当我忍不住思考怎么样更好地关心我父母时,下一秒我就为思考这件事的自己感到羞耻。这种羞耻感太复杂了,我既为自己长这么大了连让人觉得温暖的办法都学不会而感到难过,也为自己居然还想要爱ta们感到愤怒。」

——Amy,30岁

病理性羞耻是一种对自我存在的攻击,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使其产生极度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前文提到的创伤依恋的亲密羞耻,常常更可能发展出病理性羞耻,ta们容易长期陷在 「我为什么会爱这么坏的人?」、「如果我爱ta,证明我也是个坏人」中痛苦挣扎,并会因为这种矛盾感而产生自我厌恶。

如果发展为病理性羞耻,我们将陷入最困难的境地 —— 一方面为表达亲密感到羞耻,一方面为这份羞耻感感到羞耻,就像进入一个「羞耻的套娃」。

亲密羞耻未必需要被克服,但改善自我心态,可以尝试这么做

并不是所有的亲密羞耻都非得克服。健康、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未必一定要是「亲密无间」的。如果你并未在这样的关系中丧失一切人身权利,比如最基本的隐私权和选择权,维持现状也是一种选择。

但如果亲密羞耻的确给你造成了困扰,或者你已经比较明确地感觉到了前文说的那些消极影响,并且这种消极影响蔓延到了你的好朋友那里,你也确实想让做出改善朋友关系的改变,以下几件事情,可以积极尝试——

多做一些实际的、明显的、而无需过多言语的事情

和许多在关系中「油嘴滑舌」、只说不做的人不同,对于有亲密羞耻的人来说,「说」比「做」其实更难。在朋友生病时默默端上一杯水,会比问候一句「你还好吗」简单得多。

因此,我们也可以就从做一些更实际的、明显的、而又不用说什么就能让人感觉到温暖的行为开始,让朋友感受到我们的爱。

培养和朋友共有的兴趣,让彼此的关系在共同玩乐中变更轻松和平等

加入朋友的兴趣、让朋友加入你的兴趣、或者你们共同培养一个兴趣,都可以让你们在对同一件事的共鸣之中,把关系拉得更近、更平等一些。

基于兴趣的对话往往不需要什么热烈的情绪、敞开的自我,但却能让彼此都在交流中感觉到快乐和轻松。

直接告诉朋友,自己对表达亲密有羞耻感

这是最直接、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坦诚并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很多人鼓足了劲,可能只能憋出一句「我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

但至少,当朋友看见你的困惑后,ta们首先会知道你并没有对自己的冷淡心安理得,而这本身就是一种「爱」的体现了。

更重要的是,许多时候,这也是朋友心中难以言说的“痛”,你也同时替ta们破了这块亲密羞耻的冰。

以上。

相信大部分人生活中都一样,总是觉得表达爱本身是一件很羞涩,小心翼翼而又不好意思开口的事。可能源于早年间我们表达时没有被父母接纳和允许,又或者是表达时受到冷漠回应,甚至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嘲笑自己。

无论是否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面对羞耻感最好的方式是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学会感受自己的内在需求,学会更自在从容表达真实感受,表达情感需求,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拥有独立自我人格的舒服个体。

References:

Estee, T. (2022). 12 Signs of Trauma Bonding with Abusive Parents. Hopeful Panda.

Heston, K. (2023). How to Show Your Parents You Love Them. wikiHow. 

Pillemer, K. (2022). Fault lines: Fractured families and how to mend them. Penguin.

Webb, J. (2020). How it Feels to Have Emotionally Neglectful Parents. PsychCentral.

中国妇女杂志社. (2017).《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