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末期小记

什么触动我开始写这篇小记的

昨天在浏览豆瓣的时候无意看到了用户青行灯不会做饭的一篇博文写关于如何和导师相处的,觉得写得甚好,然后把她一众博文读下来,觉得非常合我胃口让我非常excited,一不小心就看到凌晨三四点还不愿意睡觉。今天中午学校有Graduate women in Computing活动并提供free food。我这周meal prep找的菜谱做的东西实在让我难以下咽,一看到有Schlotzsky的免费午餐就自然去了。作为一个INFJ我一直都是不怎么social也不enjoy small talk的,第一次参加women only的活动,认识了两个院里三年级的女生,感觉也不错。之后紧接着就是看学校组织的3 Minutes Thesis Competition相关的资讯和往年的比赛视频,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不是为了去赢,而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push自己锻炼自己public speaking和练习convey idea的机会。以这些作为引子,突然就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成长了很多,有了“感”,就想“发”一下。

在知乎上受挫之后觉得豆瓣可能是个更友好和更私人的平台,所以就准备发在豆瓣上;然后点开自己豆瓣日记,看到原来几年前我曾断断续续写过一些东西。现在再回看过去,这种成长的感觉更强烈了,有一种“想要给过去的自己一个拥抱“的感觉。

学术圈不是象牙塔

从高中开始关注科学和学术看了太多关于科研工作者的新闻报道,留下了很多类似于“青灯黄卷”、“忍受孤独和寂寞“、“坐冷板凳”、“刻苦努力”等等这样的印象,同时也给了一种错觉就是“不染世俗”、“做科研是更多地和物打交道,而和物打交道比和人打交道更容易”。

5年前去加州理工面试的时候,和P一起吃了中饭,期间和他聊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问题,我说我更喜欢学术界,其中一个原因是觉得做学术可以很纯粹不用有那么多”people issue”。P听了我的话,嘴里吃的还没咽下去,直直笑了十秒多。P说过他见了很多最初的collaboration由于参与的人想要更多名誉和权力而最终让collaboration分崩瓦解的。我当时并不完全理解,博士几年也没有理解这简单的一句话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一度是老板唯一一个做实验的学生,都没有遇到会和同辈有collaboration的情况);同时老板也有组织theory meeting,我参与过几次但是后来meeting人数增加到6个人牵扯到另一学校我不太熟的导师和他的学生,我对这种多人大型meeting很不习惯就没有太involve进去。

直到今年我才逐渐明白。

事件一:老板和别的学校的不同导师同在一个grant下面,这个funding agency对提供资金的课题组push得很紧。所以偶尔几个牵扯在这个grant下的导师和学生会有skype meeting一起讨论后面做什么和怎么让funding agency满意。在今年的DNA会议之前,老板有一个大方向的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实现,就在一个skype meeting上share了这个想法。我和男票花了几周的时间啥别的没干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然后我们就想投DNA会议。问题是,do we include the other group or not?老板问我和男票。我一直觉得authorship是一个烫手的问题且不是老板说了算了吗,但是老板这样问我们,表示他也不知道怎么做最好。后来几个组一起有个open communication,另外的组看了我们的解法之后大赞neat和elegant,说他们也想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我们的解法好,没有contribute enough,不应该要authorship;之后如果有journal version可以再合作。后来这个工作拿了今年DNA会议最佳论文奖。

事件二:我一直在做一个实验课题,在开始做实验之前需要写代码进行一些设计。我写了代码设计完了已经开始湿实验一段时间之后,老板的另一个合作者(他们合在另一个grant下面)说他一直想要一个software出来专门做设计,正好他有一个CS学生有software engineer背景的,想要那个学生写这个software。问题是我已经写了代码了,虽然我没有aim在写一个给大多数人都可以用的软件出来,但是给我的感觉是这不是scoop我吗?老板在私下问了我的感受,只是我并不assertive,同时我一开始也没有aim在写一个完整的软件出来—For the general good,有一个软件出来大家都可以用毕竟是一件好事。所以后来我也参与了和那个组的讨论,分享了我的设计方法。

我也才明白,觉得做学术不用和人打交道是多么多么的naive。

学术的纯粹性

有合作,也有竞争,但是这不应该玷污学术的纯粹性。

【我并不是一个“道德楷模”。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内心都是有挣扎的。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How shall I interact with other colleagues?

在做一件事之前如果是有很强的motivation的一定是对这件事抱有信念,相信如果做成了能够给自己带来正向的影响的,那么自然会介意最后的结果被别人掠去。(如果不介意的话说明对这件事并不那么在意。兴趣可以驱使自己去做一件事,但是去finish、把一件事完完整整做完,是需要其他push和motivation的。这一点可以讨论。)但是以结果为导向(以名利为目的)往往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 。这一点是老生常谈了。】

我想说的是做学术私心太重对自己对学术界并没有好处。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成果的人多少有些自负,认为自己的想法比别人好,不愿意“白白把自己的结果送人“,但是往往会高估了自己,闭门造车没有办法得到别人建设性的意见;即使没有建设性的意见,说不定别人说的话提的问都会对自己有启发。交流的过程也是在push自己对问题进行更清晰地定义和分析。不愿意分享的人也多少有些自卑或者内心有不安全感,但是交流并不会把结果送人,因为实际上往往对问题想得更多的做得更多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刻。如果一个学术圈子的人都不吝惜去分享交流自己的所得和所遇到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整个领域的发展。

分享程度和自己内心的强大程度是正相关的。不安全感强的人很难去主动分享。且分享之后会听到好的声音也会有不好的声音。在听到不好的声音的时候,也需要自己去判断这些评价有多少参考价值,而不是在接受负面评价之后就立即被情绪冲昏了头脑。

三年前E曾经说过Open communication is the life blood of science.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对其中open communication的理解也是在学术层面(不把自己的结果藏着掖着)。但是现在看来,其实这个open communication还可以理解为在和人接触上的open-minded。

所以觉得做学术不用和人打交道是多么多么的naive。。。

沟通的重要性

今年发生的这些事情我第一次遇到,没有经验。同时我也很感激老板在面对这些事的时候很不bossy,不是那种“我是老板所以我决定”,而是都问了我们学生的想法。如果老板直接做决定,或许我也不会想那么多我应该怎么做。但是也是因为我没有经验,所以我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大多是回避的方式(keep quiet),非常不assertive。

再回看我豆瓣上过去写的东西,这几年PhD经历其中有一段时间是有些小抑郁的。不知道是因为有些小抑郁所以才会不断思考事物的意义,还是因为对意义的思考太多让人产生抑郁。如果我早些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方式或许我会少走很多弯路,用更多正向的能量鼓励自己而不是转成对内的攻击。看到过去豆瓣上写的东西都是有阅读权限设置的,也是那时的自己还是太软弱了。所以现在才会猛然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

所以说到communication,学术上,越来越觉得做presentation是一门艺术。要达到好的学术交流效果,是需要针对自己的受众去精心设计自己演讲的内容和形式的,目的是能够让听众在短时间内明白想要传达的核心idea而不迷失在重重技术细节里面;更不是讲了很多技术细节之后再丢给听众“听不懂是你们太弱了”。同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平常交流也是这样。比如如果想要给别人分享信息,但是别人并没有如自己所愿get到点,不应该去埋怨“怎么这都不知道/怎么这都听不懂”,而是应该由此去观察对方的知识背景,如果两个人知识背景有gap,应该先把这个gap给补上,然后再进行交流。如果想传达信息的人补不上这个gap,也能说明自己有知识缺陷,是个反思自己的过程。所以每次有机会打磨presentation的机会都要好好珍惜。

以此文纪念自己成长的里程碑。

#Personal #ResearchJourney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ve a comment,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Mastodon @bios@moresci.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