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院创新基地第一轮面试感述

2011.3.2

中午收到创新基地负责人短信,笔试已经通过,晚上在化学楼二楼会议室进行第一轮面试。

终于进入会议室.七个人围成一个正方形,十名左右大二的学长学姐们坐在外围观战。首先个人自我介绍,之后每人拿到一则材料,需要个人对材料中的人物进行好感度排序(3分钟),之后小组讨论得出一个一致的结果(25分钟),然后由一个人进行总结结果和原因(5分钟)。这则材料是这样的:

A男和B女是很好的情侣。C男和A男是很好的朋友.一次A男和B女出去玩,A男掉水里了,只有D男能够救他.B女央求D男,但D男要求B女献身,否则不帮。B女求助于智者E,智者E告诉她要自己做决定.最后B女答应了,A男得救.A男对B女的献身表示不满意,和B女分手了.B女非常伤心.而C男一直都很喜欢B女,在得知事情的经过后开始追求B女.

这是一个道德问题,我记得在大一上的思修课上面讨论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的排序是:BECDA. 经过一个平淡的讨论之后统一的答案是:BECDA.由一名女生汇报. 之后负责人提出要找一个最拧的人,找一个讨论的核心骨,选两个要淘汰的人,陈述理由. 然后负责人评价了我们的讨论过程,最后面试结束语是:“面试结果会在近期通知.如果没有被选上,并不是说你不优秀,只是你不适合”

我并不清楚创新基地要怎样的人.或许我知道我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我不确定这样的一个讨论是不是表现的是我自己的样子,或许是的.这个面试考验的并不涉及专业知识,而是从性格上面去看。那我就确实更不知道我是不是合适的人了,尤其是在经过这样一个面试之后.

小组讨论,而且是一个一定要得出统一结果的小组讨论.我眼中的讨论,是不一定要得出结果,而重要的是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听到不同人的意见,从中获得启发.但这个讨论,是一定要得出统一结果的,那么中间的说服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感受不到说服的感觉,感觉不到那种争论的感觉,只有为了统一答案而统一的妥协,特别是小组中一个女生在不断地强调还剩多少时间,不断地说时间不够了,确实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就导致这个讨论给我的感觉是严重变昧。

而我也真不知道那些评委们要的是什么.如果我们是着重讨论过程,那么他们可能会说我们最终得出的结果不让人满意;如果我们是着重讨论结果,那么他们果然就指出了我们这样讨论方式“直接少数服从多数”的不足;如果他们是过程和结果都想要,那么我只能说我们几个都没有做好。

我是一个假内向型的人.我总觉得在不热的人面前还是不要太露锋芒,低调为好。在一个不熟的人的圈子里面,我并不擅于去做出头鸟.我喜欢倾听,然后自己想,然后和自己熟悉或者是同道的人讨论.人少的时候,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没关系;对于非学术问题,人多的时候我宁可沉默着,我不喜欢为了一些杂七杂八每个人不一样的想法而去纠结,宁可去接受别人最后统一的结果.我不喜欢做非学术活动的leader。我也绝对不是那种特别混得开的人,绝对不是那种可以见一个认识一个然后立马谈这谈那的人。学术活动不一样,学术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对未知的探究,那么探究的过程走点弯路也是没关系的.

所以如果说创新基地是通过这炀面试去看团队领导力的,那么很遗憾,我绝对不是;如果创新基地是通过这场面试去看讨论过程的,那么我觉得我的表现也并不突出.一些话我觉得很明显不用说,但是先说出来了的人给评委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所以最后最拧的人不选我,核心不选我,要淘汰的人也不选我。就是这种情况。

我后来就在想,我就是不愿意向自己的性格妥协,我做不到。这就只会成为我的弱点.

能进或者不能进,我这个人就在这里,不改变什么。

能进或者不能进,对化学的爱就在这里,不增不减。

即使没能进创新基地,我一样可以像ly学长一样自己联系老师进实验室;即使没能进创新基地,我一样会在我的化学道路上执着前进.


这是转专业后的第二个星期.这一周内各种状况就都好多了,可以很平静地面对西边的生活了。班上的同学还有两个没对上号,其他的都能叫出名儿了.我还是发自内心很感谢我室友和班长zg的,他们对我融入新环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天晚上班里聚餐了一次,是zg专门为我和另一位转入的同学组织的.想想我在环 境工程一次班搓都没有去成,大学里第一次班搓竟然还是在第二学期的新班级.

#Archive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ve a comment,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Mastodon @bios@moresci.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