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
大約兩個月前開始讀這本《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直到昨天才看完,此閱讀速度如此之緩慢倒不是該書不好消化,而是自己的時間安排裏並未把此書放在認真閱讀的時段,只是先利用每天通勤空檔的3~5分鐘,差不多到前三章後覺得出乎意料的有趣,才把它移到「認真閱讀」的時段裏繼續消化。一開始覺得有趣是因為過去從沒看從”財政”的角度來解釋中國歷史上的政權制度變化。
因此閱讀過程中,促使自己不斷回想大學時代殘留對於財政學、貨幣銀行的基礎知識。學商科的我,並不討厭這幾學科,成績分數差強人意也就算了,當年學習的最大障礙,大概就是還不滿廿歳、欠缺社會常識的自己,實在很難理解貨幣政策(例如發行多少紙鈔)與財政政策(抽多少稅或政府支出用於公共建設投資)背後的經濟邏輯是如何來自眾多現實經驗的反饋教訓。到很後來的後來,才能理解法定貨幣與準備金的重要連動,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為什麼會發生,公共財搭便車與專賣制度的問題......
所以讀這本書有趣之處不只在於回顧中國各代財政手段的效果或影響,而是重新想想這些財政手段有哪些符合現代經濟財政學說的見解,又有哪些不足遺漏的地方。看了一下作者郭建龍的背景介紹,他原本是記者出身(《21世纪经济报道》),現在為多產的作家,作品主題涵蓋範圍還蠻廣的。這種”廣度”大概也就是為什麼我讀到第一部的中後段後,開始覺得作者的歴史時間軸之混亂,或者說本書所安排的行文篇章結構有點過於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