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Kindle PaperWhite 4/5

之前用平板看電子書(愛機是2013年的 Samsung Tab 4 SM-t235y),整理電子書檔案的軟體是 Calibre,在 Android 機子常用的閱讀軟體是 FBreader, Lithium 。隨著年紀越長、身體器官機能退化,最明顯的就是老花、乾眼、飛蚊等眼睛毛病。為了減緩眼睛壓力,決心改用採電子墨水的電紙書閱讀器來取代螢幕發光的平板作為閱讀載具。

是的,電紙書閱讀器上市那麼多年(以第一台 Kindle 2007年上市為元年計),我居然還沒買入手,不知這是產品失敗還是我個人失敗。十多年來也不是沒起心動念,但很快被價格逼退放棄。

這回狠下心欲入手電紙書,開始認真地作點功課。手邊的電子書檔案多是標準 epub 格式,所以最擔心是否可順利地開啟讀取 epub 、如何開啟閱讀 epub .....。不查不知,原來在電紙書閱讀器的生態圈裏,可簡單劃分成兩種大類:一個是封閉式的如 Amazon kindle, 樂天 kobo;另一種則是開放體系。按我的理解,所謂封閉式最主要是電紙書閱讀器廠商是為了多推銷、提高自家電子書城銷量,希望透過賣硬體來推電子書,就像 Apple 靠 ipod 打開了 itune music 的市場地位,20世紀 90年在網路上賣實體書起家的 Amazon、日本樂天併購了加拿大的 Kobo 就是這一類。用戶買了他們家推出的電紙書閱讀器硬體,再順便到其線上書店買電子書,但買來的電子書只能在自己帳戶下的設備閱讀,無法轉出去在其它家廠牌的閱讀器觀看。

開放系統下的電紙書閱讀器則除了系統預設的應用與廠商的電子書服務外,還可以自行安裝其它閱讀軟體或檔案,也不會被綁在自家網路書店的帳戶下,不同書商帳戶之間可透過安裝其 app 相互支援。這類開放平台雖然兼容與自定性更高,但廠商多半從硬體起家,故自家的書本軟體市場可能也相對地單調、不足。我個人的需求拿硬體閱讀器是為了”看書”而不是買書(已收集一堆來源不明的 epub),這麼聽下來似乎開放系統比較適合?

起先的確想找開放平台的電紙書閱讀器,但繞好幾圈下來覺得後者的硬體產品價格偏高,畢竟封閉型廠商想以硬體折扣來搶佔硬體市場份額,販售出更多電子書才是他們的終級目的。Kindle, Kobo 兩大廠佔了電紙書閱讀器市場份額的七八成,剩下的才由幾家小品牌來分食搶奪。既然 Kindle, Kobo 出貨量高,出現在二手市場轉讓的頻率當然更多,而從未用過電紙書閱讀器的我,先找二手品對於預算有限是更合理的選擇。原來前面扯了半天封閉開放,最後還是要看價格.........

經過幾番波折,最後以 $3000入手一台二手 Kindle PaperWhite 5,了卻這幾週來汲汲於電紙書閱讀器的執念。原來沒事時一直死命研究消費品的款式機能差異與如何買到更具CP值的好物,這種精神上的執著才是消費主義的鴉片。目前手邊有二台(沒錯,PW5 還沒摸熟,又一個不小心再花900元買入二手 PW4。)

電腦硬碟裏存放的電子書檔案是主流 epub 格式,過去 Kindle 只能看 awz, mobi 格式的電子書,其它格式還要透過軟體轉檔另存,再放入機子。但現今已支援 epub 不必再自行轉檔,原來是利用 sent to kindle 功能,把各種檔案格式(PDF, DOC, DOCX, TXT, RTF, HTM, HTML, PNG, GIF, JPG, JPEG, BMP, EPUB) 透過瀏覽器或 app 送到自己在 amazon 的雲端空間帳號,在已向 Amazon 登記的 kindle 設備就可以下載來閱讀,有點像 dropbox 取代了隨身碟,不必再靠 USB 線連接電腦傳輪,這點還蠻方便的。

研究各家電紙書差異與各方勸敗文時,聽到一些人覺得買入電紙書閱讀器對他們而言是”相見恨晚”,那麼體驗 Kindle 使用近二星期,自己有何感想呢?自己算是有大量閱讀與買書的習慣,從實體書改成在平板閱讀 epub 轉換適應還蠻快的,十年前痛快地處理完自己百分之九十的書本後就投入 epub, pdf 的懷抱,除了偶而向圖書館借書外,幾乎不再讀實體書本。原以為 Kindle 再怎樣也不可能大量地衝高閱讀數量與時間,但沒想到居然還真的延長了我過去二週的閱讀時間,尤其是傍晚或晚上沒劇可追,就來讀書吧!想來主因只是”新鮮感”,更可能不久後它們就會被束之高閣或出現在二手市場?諷刺的是,在 Kindle 第一本從頭到尾讀完的電子書是簡體中文版的《The Diary of a Bookseller》、《Confession of a Bookseller》,中國出版商翻作《書店日記》、《書店四季》。在蘇格蘭經營二手書店的作者在書中表達了對 Amazon / Kindle 深深的恨意怨念........

#littlethings